近千件京藏木雕河北展出
本报记者 刘冕
“燕京八绝”之一的金漆镶嵌技艺,最大的展示空间却在河北省。昨天,这座堪称“金漆宫”的厂区内,展示了近千件木雕作品,都是京城老字号企业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压箱宝。其中,仅古建木雕中的精华——雀替就有260多对。此外还有过梁、老门、老窗、老车、花板、雕件、隔扇、床面、门面、古床、家具等12大类木雕精品。
从灶台旁抢回来的花板
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北京金漆镶嵌厂,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厂。因为跟木头打交道,厂子一直就收藏其他门类的木制品。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很多老房子翻新,该厂的工作人员就特意去全国各地收集“废物”。这次展览中大部分展品都是当年收藏的。
在展厅里,有一面由好几十块各式木花板拼成的墙面。仔细观赏就能发现,每块花板都有讲究,有些雕刻了民间的传统故事,有些雕刻着喜鹊等吉祥图样。
“这些大部分都是我们从民间抢救出来的,有的险些当柴火给烧掉,好几块花板都是从灶台边上捡回来的。”曾经参与收藏工作的金漆镶嵌公司工作人员谢欢说,“这些小件的民间文物,虽然不如大件的文物重器价值高,但也记录了一段鲜活的历史,值得收藏。”
大部分木雕再难寻源
展厅中,体量最大的是一件长6米、宽60厘米、厚40厘米的樟木独木大型木雕过梁,以历史典故《鄱阳湖之战》为题材,叙述了明代朱元璋大胜陈友谅的一场战役。一位特意从北二环驾车赶来参观的木雕爱好者说:“如果能把这些木构件的出处标注出来,肯定更有意义。”
同样难寻源的物件在展厅里还有不少,尤其是一些精品难觅出处,十分遗憾。展厅一进门,墙壁上悬挂着一对儿狮子雀替,每个都有一人高,通体呈现浅黄色,木纹清晰,狮子形象灵巧中不失恢宏。这种中国建筑中的特殊构件,原本是安置于梁与柱交接处,起到连接作用。
“从明代开始,雀替被广泛使用,一般而言南方的雕刻更加繁复,北方相对简洁。”谢欢说,“这对雀替是当年从安徽附近收集的,可能出自大家族的祠堂宗庙类建筑,但当时这物件已经多次转手,没办法考究到底出自何处了。”
有望建金漆博物馆
北京金漆镶嵌厂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漆器生产厂家,到1996年因为市场的变化,企业被迫转让了位于现在东城区的厂房,整体搬迁到南四环边的库房中继续生存。2006年前后,老厂的生产基地乔迁,受到资金等限制,新基地落户在这次展览所在地——河北大厂县。
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柏德元介绍,自从2008年金漆镶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门老手艺的发展越来越好。“如今在北京,我们就已经设立了8处展示基地,仅最近两年,市区两级财政补贴就超过百万元。”
“我们是燕京八绝,虽然厂房在河北,但是北京的企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划制作一批漆器精品,明年申请成立金漆镶嵌博物馆。”柏德元说,“博物馆一定会落户北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