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恩:欧洲古典家具收藏点津

克里斯多夫·潘恩是世界顶级的欧洲古典家具专家,在荣宝斋(微博)(上海)日前举办的“域外遗珍——19世纪欧洲古董家具与装饰艺术展”现场,记者采访了他。

专攻19世纪欧洲家具

“我还做过拍卖师!”佩恩谈到他的职业生涯时谈到了他1970-1994年在伦敦苏富比(微博)工作的25年,离职前他是其欧洲家具部的主管。离职后,他成为各大收藏家的私人顾问和管理人,专为高端收藏家购买顶级藏品。2004年,他为客人竞价拍得一件价值1700万英镑的橱柜。他还作为古董家具与雕塑的鉴赏专家,参与了BBC(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Antiques Roadshow”(古董路演)、“Antiques Inspectors”(古董督察)以及“The Great Antiques Hunt”(古董猎头大亨)等节目。

佩恩的不同凡响之处,不光是其专业范围囊括了1650-1930年的欧洲古董家具,还因为他是19世纪欧洲家具的专家:他的第一本著作《19世纪欧洲家具》1981年出版,之后经过多次修订与再版、内容不断扩充,印刷也更精美。当时19世纪欧洲家具的专著还是学术领域的空白。此后他更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撰写了《青铜动物造型》(1986年)、《苏富比家具简明百科全书》(1989年)与《米勒的家具收藏》(1995年)。直到2003年,他又撰写了《弗朗索瓦·林克:1855至1946年法国家具最美丽的年华》,林克是非常有名的巴黎家具制作商,以高品质出名,可谓19世纪欧洲家具制造商中的代表人物,而这本专著则是19世纪欧洲家具学术研究领域又一本力作。

19世纪欧洲家具世界流行

佩恩谈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19世纪的欧洲家具与18世纪的相比从工艺上讲更好,在市场上也深受欢迎。不过由于非常罕见,尤其是18世纪的就更罕见了,因此两者的价格相差10倍。不过他强调19世纪的欧洲古董家具非常流行:如中东的富商,日本当年的大企业,如今的俄罗斯新富等,都在购买19世纪的欧洲古董家具,可见其是全世界流行的品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19世纪以新的制作理念与工艺仿制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拿破仑时期的各种风格的家具,是欧洲家具集大成的年代;其次,工业革命带来技术进步与生产方式的革命;再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中产阶级,引发了对古董家具的庞大市场需求。

这种变化带来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涌现了以林克为代表的家具制作名家,他们以艺术家对待艺术品的方式看待他们生产的家具。佩恩就指出,这次参展的99件展品中,有20件可以知道其制作者,他们在家具上刻上了名字。更难得的是有一件留下了设计师的名字,这是非常罕见的。这些作品受到市场的追捧,他以自己的两本专著的封面为例,选用的都是刻有林克名字的路易十五风格的写字桌,其中一件1991年在苏富比工作时的价格是50万美元,现在的价格是800万美元;还有一件混合了“新艺术风格”,1980年在纽约苏富比的价格是8万美元,1991年为18万美元,现在是250万美元。

中国的市场刚刚开始

“这次是第四次来上海。”佩恩对记者表示,多次来华期间,他也考察了一些家具店,看了一些媒体文章,觉得中国市场上的欧洲古典家具质量、品相都很差,有的甚至是仿造假冒的。因此他认为在中国还是非常早期的市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缺乏权威的认证。他相信有了权威的认证,就可以保证买家买到的家具是最好的。不过他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准备在中国为他的代表作《19世纪欧洲家具》出版中文版。他还在围绕1830-1930年间的欧洲家具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主题,为中国藏家撰写一本专著。

他对记者透露,这次荣宝斋(上海)举办的欧洲古典家具展览,其所有的展品考证与图录编撰都是由他做的。他花了大量时间做考证。不过他表示,拍卖估价是由拍卖行确定的,他只是大致了解。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