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式家具缘何未能登峰造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明清家具的收藏热持久不衰。在北京、上海,一些人甚至将明清家具搬进了新居,一时间,老家具成了新时尚。明清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尤其明式家具的简洁淡雅、线条优美、做工的精湛,是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清式家具的出现,虽然形成了有别于明式家具的又一个流派,凭借精湛的工艺、用料的珍贵,也使我国古典家具的发展达到了又一个高潮。但是,清式家具由于过分追求绚丽、豪华、繁缛的富贵气派,使其相较明式家具显得有些沉闷笨重,因此一直未能登峰造极。

近年来,兼具投资、实用和艺术价值的清式家具,成为收藏家四处搜罗的宝贝,在拍卖会上屡创新高。2004年,在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紫檀雕福庆有余的4件柜以539万元成交,创下了国内紫檀家具拍卖的最高价格;同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会上,清黄花梨雕云龙纹4件柜以1100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最高价。2008年,在中国嘉德的春拍中,一件清乾隆《紫檀有束腰西番莲博古图罗汉床》,以324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打破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

清式家具出现于清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时期。其中康熙末年、雍正、乾隆至嘉庆年间的家具是“清式家具”的代表。

据了解,自宋代,我国家具在种类、造型、制作及材料等方面就形成了质朴、简洁的特色,明代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清代家具和明代家具的造型在艺术风格上截然不同。由于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时期,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风气。这时正值“广式家具” 盛行,加上清宫内院的追随和提倡,清代中期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

因此,与明式家具相比,首先清式家具用材厚重、体形、尺寸较明代宽大。其次是装饰华丽,表现手法主要是镶嵌、雕刻及彩绘等,给人的感觉是厚重豪华、艳丽华贵,和明式家具的朴素大方、优美舒适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以紫檀、红木为主,采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的清式家具就显得厚重有余,俊秀不足。

明式家具造型简洁、秀丽、朴素,并强调家具的形体线条形象、明快清新,同时,明式家具充分发挥了硬木的色泽和纹理之美,不事雕琢。为了讲究线条的优美,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只是在局部做小面积的雕饰。明式家具结构合理,造型优美的工艺水平,也是清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史上无法逾越的高峰。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