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法门寺博物馆举办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8月18日,为期两天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文物旅游局主办,法门寺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研讨会开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陕西文物、林业部门,宝鸡市有关领导和日本、韩国、泰国及我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数十家高校、学术机构、佛教界的茶文化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开幕式。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鸿道、宝鸡市副市长丁琳、日本学者代表小泊重洋分别致辞。

  这次讨论会以“唐代茶文化”为主题,就唐代茶器具与茶道兴起、唐代茶文化与佛教关系、茶史与古文献研究展开研讨,目的是展示茶文化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和新方法,深入研究和探讨今后茶文化的学科发展。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上百篇,其中82篇编入论文集;20余篇论文分茶与宗教、茶史与古文献、茶事和茶器三组在会上进行宣读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观摩了盛唐时期的禅风缁素茶具、唐代宫廷茶具演示;观摩了韩国、日本的茶道表演;前往法门寺博物馆观瞻了唐朝宫廷茶器等稀世珍宝。与会代表认为,在唐代茶文化兴起的源头之地共同研讨茶文化历史、共商茶文化研究发展大计,这是一次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认为研讨会的收获是:海内外茶文化界的精英荟萃,儒释道流派一起品茶论道和相融互通;中华茶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持续升温,海外茶界人士更加认同;法门寺唐代宫廷茶具和陆羽《茶经》、茶文化诗词、文献研究百花齐放;推动陕西茶文化、茶经济和茶产业发展;唐代宫廷茶道和僧人茶具演示首次亮相;法门寺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成为我国茶文化学术交流的文化品牌。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法门寺塔地宫发现了数千件唐王朝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绝代珍宝,其中一组唐僖宗皇帝供奉的唐代宫廷金银茶器具印证了中国茶道根植古长安。1994年以来,法门寺博物馆举办了三届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促进茶文化国际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省文物局 屹夫)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