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虞古衙门遗址在开发房地产 文史爱好者呼吁保护

有1000多年历史的上虞古衙门遗址,如今在搞房地产开发,从遗址下挖出来的宋代“上虞县制”古砖流向了地下文物市场。对此,上虞文史爱好者在当地网站发帖,呼吁保护古衙门遗址。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上虞市丰惠镇的上虞古衙门遗址,见那里已被围墙围了起来,铁门紧闭。记者从门缝里张望,只看到一块平地。

据悉,丰惠自唐长庆二年(822)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00多年均为上虞县城,凡县城必有县衙,它是全县最高行政机关。

明朝万历版县志《卷之一·舆地志》有图数幅,上面简明而清楚地描绘了县衙的式样:最南面是长方形荷花池,中筑一桥,过桥是巍峨的衙楼,三层,中悬“上 虞县”的巨幅匾额。从城楼的门洞进入是仪门,仪门后是正堂,即县太爷升堂的地方,屋宇重檐翘角,高大宏伟,庄严肃穆……县衙内有典史衙,相当于古代的公安 局,还有监狱,等等。

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县衙门几次被毁、几次重建。

最后一次被毁是在1941年。5月21日上午,当时盘踞在余姚的日、伪军约300人,分水、陆两路进袭上虞百官,5月24日晨占领丰惠。县政FU建筑除钟鼓楼外全部被烧毁(共计公房483间)。

县衙这次被烧毁后再也没有重建。大跃进时期残存的建筑被彻底推倒,遗址变成了一片桑园,后变成酱厂、酒厂……

今年上半年,挖土机开进了遗址,倒闭了的酒厂被全部拆除。

“古县衙是老祖宗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虽然损坏了,后人也应当好好保护。毁了再建,虽出于无奈,但也是一种必然选择。”上虞文史爱好者史济荣说。

上周五,记者来到上虞市丰惠镇政FU了解情况,该镇一领导表示,上虞古衙门遗址地块的确已经拍卖掉,做房地产开发之用。不过她表示,她到该镇工作不 久,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眼下丰惠镇正在进行丰惠馆布展项目,旨在抢救丰惠历史文化,镇里还将对丰惠古县衙门进行沙盘式模拟还原。

7月26日,上虞市文管部门在上虞一网站上看到“保护老县衙门遗址”的帖子后,到实地了解情况,并邀请史济荣一起前往。文管部门在古衙门遗址现场,没有发现“上虞县制”古砖等文物。文管部门还要求当地镇政FU和房产商,一发现地下有古砖立即暂停施工,并汇报文管部门。

7月29日,史济荣了解到丰惠古县衙门遗址下面出土的宋代“上虞县制”古砖,正在地下文物市场被叫卖,他邀请记者一起到丰惠一卖古砖处了解情况。果然,丰惠一农民家里就收藏有5块“上虞县制”古砖,砖上刻有“淳熙己亥(即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伍月”字样,史济荣花高价购得“上虞县制”古砖一块。

随后,史济荣把这块宋代古砖捐赠给了上虞博物馆,博物馆方面确认,该砖系古衙门的城墙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