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画鱼儿不画水》购藏及转让记(图)

孔夫子淘宝时网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孔夫子淘宝时网图 张志安只画鱼儿不画水买家重新装裱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志安只画鱼儿不画水买家重新装裱图

  河北  葛卫增

  几年前的一天,笔者在一家旧书网的“在线拍卖”网页中,发现了一张纸画,卖家拍卖主题为“中洲志安”,起拍价10元,拍卖已结束,但没有成交。“志安”,我马上想到了国画瓷画“双料大师”张志安。他曾任江苏省陶瓷艺术学会副理事长、宜兴市美协理事长、景德镇画院名誉院长、江西日报景德镇陶瓷经济开发公司艺术顾问、东方瓷画院艺术顾问、台湾《紫玉金砂》杂志顾问。张志安教授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宜兴紫砂文化都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

  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电话给卖家,问这张“中洲志安”国画多少钱转让,对方很爽快地说:“拍卖没有成交,就以起拍价加上邮费5元,共计15元。”我满是欣喜,痛快地答应了,并马上在网上资金平台转账15元到卖家账户,在站内短消息留地址给卖家。经过一周的等待,邮递员把夹有这张纸画的信封,送到我的手中,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只画鱼儿不画水》,纸本,纵67.5、横45厘米,画面构图巧妙,两条鲤鱼相依在画面下方,给人以“鱼翔浅底”之感,两株荷叶浓墨、淡墨抹出,显现出画家深厚的绘画技巧:红荷娇艳欲滴,轻轻几点是浮萍。画面左侧游鱼方向大部留白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与落款相呼应。左上墨书:“只画鱼儿不画水,自信此中有波澜,锡徐嘱画,八一(1981),志安。”下钤两方印章,“中洲”、“志安”,红文篆书“中洲”、白文篆书“志安画”。

  和几位朋友一起赏画,认为此画从纸张、墨色看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东西,但画风和张老师近几年的作品略有不同,书法流畅、有力,符合张老师特点,寥寥几笔,重其神,略其形,妙在拟人寓道,穷极世态。初步认定为张老师早期作品。

  张志安喜欢作田园小品,而其鸡画更是被竞相推崇,已故陶瓷艺术家胡献雅教授赞誉其为全国第一,从而也有了“鸡王”的美誉;而其鱼画更是惹人喜爱,作品有《水清鱼自乐》、《明月在水底,鱼游广寒宫》、《一路春风》等。

  后来的2011年国庆,我在淘宝网处理了一些藏品,其中就有这张《只画鱼儿不画水》,标价2000元,因为也不是很确认是否为张老师的真迹。过了好多天也没有人问询,就放在那里不再关注了。2012年元旦过后突然接到一个从广东东莞打来的电话,说在淘宝网拍下了我的这张《只画鱼儿不画水》,并付了款,请发货。对方连价也没讲,直接付款,这不禁让我马上意识到此画就是张志安老师真迹。买方眼力比我要高,可能卖漏了。于是打开此画又细细品味一番,上网仔细查阅起来,首先输入了“只画鱼儿不画水”,出现的都是张老师以“只画鱼儿不画水”为题材画的瓷器,心里咯噔了一下,真的卖漏了。输入“锡徐”,又查到张老师艺术系最早里面有个叫洪锡徐的,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视觉传达系主任、苏州市平面设计师协会会长。锡徐即是洪锡徐,张老师的学生。这时我便有些埋怨自己了,要是早一点查一查不就清楚了吗?捡了个漏,又让我卖漏了。后又查出张志安老师于2010年5月12日在宜兴去世,享年82岁。张老师去世后其画作和瓷作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纸画大约在3000—4000元一平尺。没办法,买家已付款就要照常发货给买家,从中吸取教训就是了。

  15元捡漏了,卖到了2000元,应很是欢喜,但因自己收藏知识水平和阅历还达不到一定的水平,以及自己的惰性,没有做更细致的研究,又卖漏了,略显遗憾,写以此文,引以为戒。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