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入淡季古玩商出招赚人气

  “去年随便就能卖出几千上万元的书画作品,现在居然只卖几百元,而且还是裱好的。”近日,有收藏爱好者在泸州城区古玩城一家店里发现,不少书画标价100—500元,颇有以“白菜价”甩卖的味道。记者采访发现,收藏市场进入传统的淡季,一些古玩商家改变思路图谋自救。

  成交量不高白菜价赚人气

  “很多圈内人都看到了,说他这样是搅乱行市,但他仍然我行我素。”记者辗转采访到的一位藏界知情人士称,这位老板之所以以跳楼价卖画,是亏损后不得已的选择。

  藏市行情不好,影响的不只是书画。李浩(化名)经营一家古玩店,他感觉生意比前两年更难做。以前他主要做书画、钟表生意,可现在他的小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有大众的钱币、瓷器、玉石,又有小众的青铜器、印章等。“哪样好卖我卖哪样,附近的古玩城搞玉石展,我就多摆点玉石;书画不好卖,就收起来,等行情好点再说。”他说。

  李浩从1988年开始接触古玩,最开始只是爱好,2007年他开始做起了古玩买卖。由于缺乏资金,他先是和朋友共用一个门面。藏市火爆后,他自立门户单干,却遭遇到市场走冷。他表示,现在古玩市场人流量不像以前那么多;另一方面大众收藏意识觉醒,花极低的价格从别人手里收货变得更难,“即便在偏远的农村,你主动去收货,他们都会多问几个人,再决定是否卖给你,所以现在捡漏越来越难。”

  庆幸的是,船小好调头。李浩的应对方法是,扩充经营品种,减少支出,现在他不再专门雇店员了,全由自己和家人看店。

  古玩卖不动收藏兼做寄卖

  “刚刚一个熟人退了件东西回来,不知道是嫌贵还是别的原因。”古玩城的周老板告诉记者,由于收藏行情一直没有回暖,现在逛古玩城的人不多,他更依赖朋友介绍生意,而且不再专营古玩,礼品生意、寄卖生意搭着做。

  不过,因藏市价格回落,周老板的寄卖生意也受到一些冲击。“一方面卖家对价格不满意。比如说,类似的藏品曾经到过某个价位,现在价格掉下来了,但卖家的心理预期并没有跟着调整,因此愿意等待。另一方面,对那些不太好的藏品,抗跌性不强,卖家愿意卖,可市场上愿意接手的并不多,可能还会观望一番。”

  周老板坦言,做寄卖也有经验可循。比如卖家开价过高,导致成交率低,周先生有办法见招拆招:比如卖家开价5万元,他认为只值3万元,如果对方坚持按照5万元成交,他就收取一定的保管费。这样一来卖家的货即使不能销售出去,他也有保管费这项收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