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亿港元汝窑笔洗领跑文房瓷器行情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笔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笔洗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案头除了一支毛笔以外,还有不少“伺候”笔的用具,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现今收藏市场对古代文房用具的重视,笔洗也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其在拍卖市场上的价值也是屡创新高。

  汝窑笔洗创天价

  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微博)“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拍卖会上,一款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笔洗以2.08亿港元(267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打破了于2008年创造的864.1万美元的宋代瓷器拍卖最高纪录。

  不可或缺的文房“第五宝”

  笔、墨、纸和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文房用具,除了这“四宝”之外,古代文人墨客用来“伺候”笔的用品还可细分为笔搁、笔舔、笔洗等,这些也一并属于文房用品。顾名思义,笔搁是用来放置暂时不用的毛笔的,笔舔是用来理一理笔尖的,而这笔洗就是用来盛水洗笔的文房“第五宝”。

  “仅凭这各种各样的笔洗,就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墨客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一位资深藏家肖先生说。经过几十年收藏,肖先生手上有百件笔洗,从质地上来看,有陶瓷、竹子等,从外形看有圆形、六角形、仙桃形、田螺形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笔洗想要一件件仔细欣赏把玩,没有几天工夫是不够的。而据记者进一步了解,笔洗的质地除了最常见的陶瓷外,还有玉、玛瑙、象牙、犀角等名贵材质,贝壳、铜等也有时也可作为制作笔洗的材料。

  笔洗收藏有窍门

  据相关专家介绍,笔洗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艺拟古,若是出身几大名窑,身价自然不菲。而如今传世比较多是瓷笔洗,像清代的青花笔洗,还有就是民国时期的笔洗比较多。

  不过,如今想要在收藏市场上捡漏可不容易了。因此收藏专家提醒藏友,不但不能抱占便宜的心态,还要多带几个心眼仔细鉴别。

  民国时期的笔洗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还能找到不少,价格也不算特别高。专家认为,藏友不妨留意名家的作品。此外,现在最为常见的作伪方法是,用民国时期的白瓷笔洗,重新画上纹装,冒充是同时期的名家所出。所以,藏友在鉴别的时候,要从胎、釉、包浆、画工、艺术特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