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代展海内外艺术品基金济济一堂

  今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展即将拉开大幕:总共有来自18个国家的100家画廊参展。本次展览亦可作为国内外艺术品基金交流的重要阵地,有多家海内外艺术品基金将此作为推介平台。

  国内顶尖的艺术展之一——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将于9月初举办。

  据此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博罗那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欧阳晖透露,本次上海当代艺术展画廊的参展情况良好,经过选择,总共有来自18个国家的100家展商,从世界顶级画廊,到年轻画廊、摄影画廊、私人收藏都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亦可作为国内外艺术品基金交流的重要阵地,有多家海内外艺术品基金将此作为推介平台。在欧阳晖看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拥有很大的潜力,但是艺术品基金依旧处于发展初期,有比较严重的泡沫。未来中国艺术品基金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投资者加深对艺术价值的追求以及保证一级市场的存在。

  海外艺术品基金:市场判断有偏差

  本届当代展对于海内外艺术品基金来说,是一次“大聚餐”:多家艺术品基金将在本次展会上亮相。

  如何看待海外艺术品基金的发展情况?欧阳晖表示,实际上,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形势十分严峻,在欧美遭受债务问题困扰之时呈现出剧烈动荡。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艺术品却一直在加速金融化的过程中。

  对于艺术品基金来说,准确的市场判断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但从目前海外艺术品基金的表现来看,判断存有偏差,在价值的正确评估方面,偏重于学术性;在艺术品市场的判断方面,偏重于市场性。这些判断偏差也就意味着海外艺术品基金市场的不成熟。

  谈及海外艺术品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欧阳晖称,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让众多的海外艺术基金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不少著名艺术基金纷纷开始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可能,这是契机。

  但从中国方面来看,投资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艺术品投资市场。其中存在投资方向紊乱,操作不规范等等不成熟的表现。因此,海外艺术基金在中国的发展道路还面临着许多的障碍和瓶颈。

  中国艺术品基金:存在严重泡沫

  欧阳晖很看好中国艺术品基金的发展前景。

  “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上的领军地位得以稳固,其成交总额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所占比重为41.4%;这意味着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拥有很大潜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艺术品基金对以画廊为主的中国一级市场来说,起到了促进成型与发展的作用。

  “画廊除了与艺术品销售有关之外,还承担了挖掘艺术家、培养艺术家、管理艺术家生涯等多种功能。但是当今的画廊明显缺乏对画家的影响力。主要原因是在于画廊的资本实力不够,而基金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欧阳晖谈道。

  未来如果基金以一种长期投资的心态来培养和扶持艺术家,并和画廊结合,那么未来画廊会有希望影响艺术品市场。

  无可否认的是,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基金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比较严重的泡沫。

  海外艺术品基金市场往往是由从事艺术品交易的专业人员担任主管和操盘。但国内主要是由金融人员按照金融特点对艺术品进行估值和操作。

  同时,海内外的投资目的存在根本的不同:海外往往是出于本身的兴趣感情,将艺术品投资作为长期财富配置的载体。国内却是将艺术品作为及时套现的投资门类。

  总的来说,中国在操作艺术基金的最大问题是专业知识贫乏,投资者缺乏对艺术价值的追求。

  上海当代展:画廊发展的平台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上海当代展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作为一个展会,已经进入稳步成长的阶段。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所属的博洛尼亚集团身处意大利,艺术之国,同时在意大利也举办艺术展。专业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作为艺术展,尤其是画廊展,对培养一级市场很有帮助。”欧阳晖道。

  本次当代展的参展画廊50%来自中国,25%来自亚太地区,还有25%来自欧洲、中东和美国。

  除了画廊的参与,上海当代展每年都会推出“特别项目”。

  今年的“特别项目”主要分为5个板块:新水墨板块、热点板块、首届展览板块、影像室板块和第二届亚太摄影奖。在这一部分,包括新媒体与传统水墨书法的结合,来自印度等国的知名艺术家大型的现场表演,新生代艺术家们的独创艺术作品,以及动态影像和新媒体艺术的最新发展。

  对于本次展出的当代艺术品,欧阳晖认为,当代艺术品的最大特征便是风格迥异。本次展出的作品中,除了一些充满着强烈现代气息的作品外,也不乏一些非常传统的作品。

  据主办方介绍,在为期四天的展会过程中,上海当代展还将与上海本地知名画廊和文化机构合作,开展一系列围绕当代艺术的主题活动及业界对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