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降雨致大境门段长城坍塌(图)

8月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境门西段长城墙体坍塌现场已被围栏围了起来。-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月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境门西段长城墙体坍塌现场已被围栏围了起来。

  中新网张家口8月7日电(记者 谭地)8月7日下午,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郭瑞海、省古建筑专家孟琦抵达张家口,对大境门西段长城坍塌部分进行现场勘查。

  8月6日凌晨5时,有“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称的张家口市大境门西段长城墙体发生坍塌,坍塌长度约为36延米,总面积792平方米。受坍塌处影响,东段墙体约15延米处出现墙体裂缝、酥减等安全隐患,隐患面积达360平方米。

  张家口市桥西区委宣传部7日晚透露,文物专家就坍塌原因、险情处置、前期清理、保护修复方案等与相关领导进行了研判,形成初步意见:

  一是经专家现场勘察,初步认定大境门西段长城城墙坍塌是由于近日张家口连续降雨所致;

  二是根据专家意见,即刻对坍塌城墙部分先用苫布进行遮盖,防止因雨水冲刷发生新的坍塌,扩大损失;

  三是8日上午,在专家现场指导下,施工队对城墙坍塌下来的石块等进行有序清理;

  四是请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制定进一步的修复方案,尽快对坍塌部分城墙进行修复。

  据网上资料显示,近代对大境门的维修最早是在1981年,张家口市财政拨款2万元,对大境门以西太平山陡坡下将要坍塌的墙段进行了维修。1995年,大镜门西段长城大面积外包砖坍塌,维修工程于1996年4月开始,6月竣工,使大镜门恢复其历史风貌,重展雄姿。

  据张家口市文广新局长城管理处处长王刚介绍,此次坍塌处是1996年维修过的部分。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始建于清顺治元年,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齐名,是万里长城四大关隘中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对外通商贸易之路,明清及民国时代的“张库大道”从这里出发,穿越蒙古草原,经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直达原中俄边境商贸重镇恰克图,绵延4300华里,与“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齐名。(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