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中国艺术品信托之殇
泡沫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这或许就是当前艺术品信托市场最真实的写照。随着非理性投资的盲目渗入,整个行业都陷入到极度混乱不堪的状态。作为信托行业的创新代表,艺术品信托将何去何从无疑成为一大悬案。
遥想去年的此时,艺术品信托还一度风生水起。作为信托产品中的新秀,艺术品信托伴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崛起而大受关注。据统计,光是国投信托就在去年发行了11期艺术品信托产品,向投资者募集的资金规模超过60亿元。
不过,疯狂的追捧却没有掩盖艺术品信托本身的缺陷。由于艺术品信托属于另类投资,具有受众小、公允价值难获得、流动性差等缺点,整体上不是很适合普通投资者。再加上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管理相对无序和混乱,很难保证艺术品价值的理性鉴定,从而使得当前的艺术品交易被涂上厚厚的泡沫和浮华。
对此,利得(中国)财富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姜晨指出,艺术品信托的两大先天不足是导致其未来风险堆积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目前艺术品评估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对于艺术品价值鉴定往往参杂更多人为因素,使得艺术品的价值很难理性回归,存在许多水分。另一方面,国内艺术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市场管理、专业人才储备还是投资者对艺术品的认知都存在欠缺,行业的不成熟无疑也将是艺术品信托的发展埋下隐患。
事实上,艺术品信托的风险已经露出苗头。近日,各种艺术品领域的负面报道不断见诸报端,比如上半年的雅盈堂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由于艺术品价格被人为推高,一旦没有投资者接手标的,就必须找到资金对接,或新发信托接盘,从而使得风险不断积聚,行业被推入失控的边缘。
此外,一些艺术品信托产品更是充当起“马甲信托”的角色,通过联合拍卖公司制造假拍,然后再拿“身价高”的艺术品作为抵押向信托等机构融资,最后这笔资金则进入的是房地产等其他行业,而非艺术品投资领域。如此冒险的资本操作显然太过激进,若是资金链中的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整个信托行业无疑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无独有偶,艺术品信托的现状也折射出当前艺术品投资的浮躁和非理性。当疯狂和喧嚣过后,国内艺术品投资能否价值回归无疑是其未来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理性面对扭曲的投资市场,从参差不齐的艺术品信托产品中选择以稳定升值为目的、安全性有保障的产品也是真正考验其投资水平的关键所在,毕竟投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利得(中国)财富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姜晨)
> 相关专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