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愚:刻瓷艺术里的寂寞行者

□苏报记者 晓 亮
“桃花坞阊门下塘有状元陆肯堂、陆润庠故居,我是他们的后人;我原来就住在吴趋坊……”说起自己和桃花坞的渊源,今年53岁的刻瓷艺人陆正愚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位于庆元坊的“瀚雅艺苑”,是陆正愚的创作工作室。身兼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市名家手工艺协会会长等多个职务,但陆正愚却从未间断过刻瓷创作———从当初“转行”刻瓷到现在,他在刻瓷技艺中已“寂寞行走”30年。
“立体+平面”,求学期间开启刻瓷生涯
高中毕业后,陆正愚于1978年进入苏州工艺美术厂工作,学习石木雕刻。两年后,勤奋好学的他由“立体”艺术转向“平面”艺术,到苏州工艺职大的工艺图案专业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求学深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报纸上看到,山东淄博刻瓷大师马林的刻瓷作品被当作‘国礼’送给外国元首。我才了解到在传统技艺里还有刻瓷这门技艺。这是融雕刻、书画、陶瓷等于一体的艺术,我一下子着了迷。”陆正愚说,过去,苏州、南京、上海等地都有刻瓷艺人,新中国成立后,这项技艺主要留存在像淄博等产瓷区,苏州的刻瓷艺人屈指可数。陆正愚在向苏州刻瓷艺人讨教的同时,发挥自己的雕刻、绘画特长,钻研起这项技艺。1982年,还在求学的他凭借一件在瓷板上创作的作品,获得了市工艺美术新品开发二等奖。有了这个高起点的激励,陆正愚一发不可收,由此开启了刻瓷生涯。
走进刻瓷艺术,陆正愚通过自己的实践、创作,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他一改过去刻瓷技艺较为单调的黑白、单线条的表现形式,通过各种刀法的运用以及丰富的色彩,在作品中努力体现吴文化的地方元素以及文人的风雅气息,形成了具有苏派刻瓷的独特韵味,作品屡次在各类专业展览上获奖。2007年以来,他的“秀石”等作品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品博览会银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陆正愚还将刻瓷技艺“移植”到其他雕刻领域。近年来,陆正愚凭借自己在刻瓷中积累的深厚功底,涉足玉雕、紫砂雕工艺,获得业内行家的肯定、好评。
“耐心+灵性”,对刻瓷传人有挑剔眼光
由于在我市民间艺术的相关协会担任一些职务,忙于很多具体事务,分身乏术的陆正愚每年花在刻瓷创作上的时间并不多。不管怎样,陆
正愚难舍钟爱多年的技艺,给自己定下刻瓷精品创作计划。目前,他正在创作以苏州园林为题材的系列刻瓷作品“苏园三记”。为此,他特意赴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采购瓷料,并到苏州园林观摩、采集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回来后在工作室里,翻阅书画资料,构思图稿。在他看来,苏派刻瓷技艺一定要植根苏州,才能站住脚并发扬光大。
一件刻瓷作品的完成,需要经历瓷材选择、题材构思、釉面上稿、刀具琢刻、上色等环节,用到金刚钻、钨钢刀、刻笔等多种工具。“瓷材硬度大,釉面光滑,创作难度很大,力量轻了,容易打滑,力量大了,釉面会爆裂,一件作品前功尽弃。所以刻瓷技艺很能考验一个人的耐心。”陆正愚坦言,自己现在50多岁,眼力、精力真有些力不从心了,“对于技艺传承,我也在考虑。但是我的眼光比较挑剔,从事刻瓷这门工艺的人,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雕刻基础、有灵性,有美术和文学修养、有独特的审美眼光,否则很难出类拔萃。”他说。
桃花坞非遗名片
·刻瓷
所谓刻瓷,就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釉面上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人物、山水、花鸟、书法无所不能,它既保持了瓷釉的光洁和凿刻后所形成的肌理反差效果,又具有很好的书画和金石韵味。
追溯刻瓷的历史,汉代就有“剥玉”之说,在清代得到了飞跃发展,当时的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特设镌瓷科,可见其重视程度。二十世纪初,北京、上海、扬州、南京等地均成为著名刻瓷产地,解放后,随着各类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兴盛,刻瓷逐渐归纳到几个产瓷区域,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刻瓷这门传统的手工艺又在全国各地发扬开来,并涌现出了一批技高品佳的工艺大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