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确定中国早期陶器出现时间为两万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和同事张弛教授等于2012年6月28日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关于“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的文章。该研究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万年县文物部门,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合作进行。研究结果将中国早期陶器出现的时间确定为两万年,这是目前世界已发表陶器的最早年代。研究成果为探讨现代人行为、特定文明要素的出现和传播机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江西仙人洞遗址坐落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早在60年代初期遗址曾被大规模地发掘,1993年和1995年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AFAR)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考古领队为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教授严文明。后来于1999年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再次发掘。先后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由于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陶器的发明与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定居生活等有关,而这些活动是伴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而发生的,所以认为陶器最早出现的时间基本上应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同时由于早期陶器保存下来的陶片比较碎小而且珍贵,无法提取里面残留的有机物进行直接的年代测定。尽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年代学实验室针对仙人洞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年代问题先后做了不少工作,测定了很多的数据,但由于无法明确指出提供碳十四年代数据的样品与陶器的等时关系,也就无法对早期陶器的年代下一个准确的结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