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宁绍文化始源,拜访古越神秘祖先 ——北大考古夏令营第五日活动
孙国平老师为大家开设讲座
参观印山越王陵
同学提问
8月2日,北大考古夏令营活动进入第五日。今日,夏令营踏进宁绍平原,一览远古文化。
上午,营员们来到田螺山遗址现场。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三七市镇相岙村,遗址三面环山,南临平原,初步断定其文化属性为河姆渡文化,绝对年代在距今7000~5500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孙国平研究员做了题为“田螺山遗址考古与河姆渡文化研究考古发掘方法、过程、工具和相关技术”的讲座,简单介绍了中国以及浙江的考古简史,系统阐述了田螺山遗址的考古发现及课题研究成果。通过讲座,营员们了解到田螺山遗址是一处河姆渡文化时期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还保存了大量完好的动、植物遗物及木构建筑遗迹。该课题研究不仅运用传统的考古学方法,还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手段,揭示出了田螺山遗址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的状态,而且指出此遗址与茶文化、稻作文化、水井、百越文化之间存在的密切的关系,可资进一步深入研究。
讲座之后,营员们跟随讲解员参观了展厅内的陶器及动植物遗存。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动物考古学方向的张颖博士就田螺山时期存环境、生业经济、生活方式为各位营员做了深入的讲解,并且指出当时人类开始驯养这一事实。接下来,营员们参观了田螺山遗址的考古现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邓振华博士带领营员下探方并进行解说。
下午,营员们来到了位于绍兴市南会稽山麓的印山越王陵。整个墓地占地10万平方米,于1996年8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但墓葬盗扰严重,出土遗物极少。尽管如此,因其墓葬规模,以及对于研究越国埋葬制度、推动越文化研究的价值,于1998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据考证,墓主为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之墓。
浩大壮观的墓葬规模使营员们领略到了王者的风范,淅淅沥沥的细雨洒落山间,似乎在诉说着那令人浮想联翩的的战乱之年。越王允常就此挥别了那曾经属于他的辉煌时代,独自守候在寂静的会稽山山谷。
车子渐渐驶别印山越王陵,进入绍兴市区。入绍兴,读鲁迅,营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赶在夜幕降临前来到了鲁迅故居,在斜风细雨下感受江南水乡的风情。孔乙己、茴香豆、三味书屋、乌篷船、莲蓬、扁担,脑中曾经想象到的景象如今一一呈现于眼前,一天的疲惫似乎一扫而光。接下来,营员们将回到杭嘉湖平原继续追溯那逝去的岁月,精彩节目仍将继续上演。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