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感慨做皇帝难:想勤俭都不容易

文章摘自《辛亥残梦》,金满楼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南亭笔记》卷一中说,咸丰亲政的时候,和他父亲道光皇帝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请求换个新门,咸丰没批准,说修理一下还可以继续用。后来门修好了,内务府的人报账说费银五千两。咸丰勃然大怒,下令讯问有关人员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的人见咸丰认真了,慌忙说数字报错了,是五十两,这事才算了结。

另有一次,咸丰有一条新的杭纱套裤,因不小心烧了个约蚕豆瓣大的窟窿,左右太监说丢了吧,咸丰再三惋惜,说:“物力艰难,弃之可惜,尽量给补补吧。”咸丰后来才知道,这样补一下,下面的人竟然报销了数百两银子。听到这里,咸丰慨然叹道:“做皇帝想勤俭都不容易,何况是奢侈呢?”

勤俭本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皇帝想给臣民们做一个榜样,这本来也是件好事,但好事最终办成了坏事;本来想节省点钱,可下面的人去办理的时候,反而大大增加了成本,这就未免不是一种讽刺了。

《南亭笔记》中说,阎敬铭做军机大臣的时候,见内务府承办一百个皮箱,每箱报价银子六十两。阎敬铭大为惊讶,便上奏慈禧太后说:“外间购买皮箱,每个至多不过六两,内务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太后摇头说:“恐怕没这么便宜吧。”阎敬铭知道内务府的人在搞鬼,便坚持说就是这个价格。慈禧太后也是小气人,便说:“既然如此,半月之内,你就试着代我买一百个。”

第二天,阎敬铭拿着银子去市场上购买,不料皮箱店居然全部关了门。阎敬铭大为惊奇,便敲开一家皮箱店,问老板这是怎么回事,老板说:“昨天老公(太监)来吩咐,半月内不准开张交易,如有违反,必将货物打成粉碎,今后甭再开店了。”无奈之下,阎敬铭只得让人带信到天津赶紧买了送到北京。不想半月过去,事情竟然没有办成,原来送信的亲随也被内务府用一千两银子买通,连人带信,早已逃之夭夭,阎敬铭也只能徒呼奈何。

历史上很多时候,皇帝不坏,但身边的人太坏了;上面的政策很好,但下面执行起来就乱套了,积习难返,简直防不胜防。正如那句俗话说的,“歪嘴和尚念倒经”,再好的经文到了歪嘴和尚那里,也会念歪掉,而念歪的人,总有各种借口来为自己推脱责任。

归根结底,还是其中的利益关系在作怪,有的人认为上面的政策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故意曲解甚至歪曲原来本义,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有甚者,还有人干脆就假造名目,把政策变成自己谋利的工具。如此一来,上边再好的政策,最终也成了少部分人营私舞弊、借以敛财的私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何跳出这个怪圈,才是现实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