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申请国酒商标遭强烈非议
(记者 梁梦晚 实习生 王景亮) 贵州茅台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直以“国酒”作为卖点的贵州茅台,十几年来却一直在不遗余力地申请“国酒茅台”商标,但从未拿到正规“牌照”。
就在近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发布公告称,贵州茅台申请“国酒茅台”商标初审通过。这意味着一旦茅台申请注册成功,其他品牌的类似商品都不能继续使用。消息一出,便引起业内轩然大波。
申请商标十余年 屡遭业内反对
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网7月20日公布的商标初步审定公告中了解到,贵州茅台申请的“国酒茅台”商标已通过了初审。
根据《商标法》规定,贵州茅台要最终拿到“国酒茅台”商标,还需3个月公示期,公示期间,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如果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贵州茅台将成为法理意义上的“国酒”。
资料显示,早在2001年9月13日,贵州茅台就开始申请“国酒茅台”商标,之前9次申请均无果而终,此次为第10次申请,系首次通过初审。
据媒体报道,多位白酒行业资深人士认为,此事将对中国白酒行业产生重要影响,"国酒"的称呼肯定会搅动行业。
此前,五粮液方面就曾向媒体表示,不了解“国酒茅台”初审成功的背景,并认为,茅台申请“国酒茅台”不符合一些法规。汾酒方面也明确表示,公司对此持有不同意见,而且肯定会提出异议,预计最近对此会有公开表态。
有白酒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五粮液有“国五液”,西凤有“国典凤香西凤酒”,汾酒有“国藏汾酒”,泸州老窖有“国窖1573”,如果茅台申请注册成功,就意味着其他这些品牌的类似商品都不能继续使用。
汾酒方面明确向记者表示,公司对此持有不同意见,而且肯定会提出异议,预计最近对此会有公开表态。
违反多项法律 或已涉虚假宣传
此前有报道称,有消费者认为贵州茅台在防伪标签、外包装、瓶盖上印有“国酒茅台”字样,但实际上“国酒茅台”是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驳回的无效商标。因此,该消费者向浙江工商局举报贵州茅台涉嫌虚假宣传。浙江省工商局书面回复称,经初步调查,贵州茅台酒的产品包装及广告宣传中,确实有使用“国酒茅台”的行为,贵州茅台酒厂此前提出 “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已遭商标局驳回。
对此,有白酒专家像媒体分析称,茅台把国酒茅台用在注册公司方面是可以的,但是用在商标上是不可以的。国酒茅台这种称谓违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国酒”的含义很宽,也可以理解为是“洋酒”的相对称呼,国产的白酒都可以叫“国酒”,不仅茅台,二锅头、剑南春等都可以这么叫。它不应该被某一个酒厂独占。否则,对其他酒厂就不公平。
事实上,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中明确规定:对“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作为商标申请,或者商标中含有“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的,以其“构成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缺乏显著特征”和“具有不良影响”为由,予以驳回。
但此次“国酒茅台”商标申请为何没有被驳回,商标局方面并未给出明确解释。
律师:并不意味着最后能通过
白酒专家铁犁:茅台申请注册“国酒茅台”商标,获得初步审定,并不意味着最后能通过。你打过国酒商标,别的酒以后叫什么酒?值得商榷。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冬:如果茅台商标注册成功,那么“国酒”就成为茅台特有的商标。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也将有“国烟”、“国茶”、“国面包”、“国牛奶”?茅台酒一直是“官酒”、“奢侈酒”的代名词,如果再支持其申请“国”字商标,会对消费者形成误导。
商标专家王浩:一般来说,这种商标申请往往引起的商标争议很大,如果其他企业提出异议,尚不可预知。现在茅台是中国最高档次的酒,但不能保证将来其品质和市场地位是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预测,如果引起其他同行业的异议反对,也是可能的。
网友:最有资格申请国酒的其实是二锅头
茅台酒自从自居为奢侈品以来,价格逐年看涨,多次受到公众的批评,但并不见其有任何悔意,而是一味的继续“天价”之旅。此次申请注册“国酒茅台”商标也毫无悬念的引起了网友的炮轰。
网友周靖国发表评论文章称,茅台仰仗着“国酒”旗号的大肆宣传,开发的产品档次更是“鸡犬升天”。仿佛喝了“国酒”,身价就徒增百倍;仿佛喝了“国酒”,就会成为有身份的人;仿佛喝了“国酒”,就会成为有钱人。这种宣传的意境,从某种意义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广泛社会的基础。其吆喝的是物质;其吆喝的是奢华。而茅台酒本身,也从百姓曾经的“引以为豪”,慢慢进步成了百姓生活中的一种“向往”。如此看下来,“国酒”的意义又仅存几何?
大部分网友认为通过商标认证茅台为国酒不仅有悖于市场经济平等竞争原则,也有违国际惯例。网友七彩猪猪说道,如果茅台成为国酒,那将置其他白酒于何地?市场经济应该鼓励自由竞争,而非通过行政手段干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