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上海)拍品:吴昌硕《桃红柳绿》

吴昌硕 《桃红柳绿》 设色纸本 立轴 108×33cm-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昌硕 《桃红柳绿》 设色纸本 立轴 108×33cm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吴昌硕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特别是他对中国近现代写意花鸟画所作的贡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吴昌硕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大家任伯年对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拍案叫绝,并预言其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

  此幅《桃红柳绿》为其晚年(1920年)所作,描绘了春天桃花盛开,柳树吐绿,燕子归来于柳枝间嬉戏的景象,整个画面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细看此作,画面自上而下,为折枝桃花及柳条,沐浴春风,随风飘荡。两只燕子在叶间花下盘旋,静中有动,平添勃勃生气。吴昌硕以书法入画,枝干用浓墨与赭石重色勾绘,用笔凝重浑厚,于拙朴中见秀雅,线条功力异常深厚。虬枝以篆体书法画出,枝柯交插,坚韧如屈铁,呈倔强之势。柳叶以没骨法画出,点缀枝头,疏密相间,浓淡有别。正因为舍弃了形的羁绊,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 表现形式。在赋色上用西洋红及三青、三绿、赭石等浓丽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色泽强烈鲜艳。他曾说过:“奔放处要不离法度,神微处要照顾到气魄。”因此,整幅画作粗中见细,大写意处笔墨酣畅淋漓,细微处又精细异常,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远观全图,构图别出心裁,洗净铅华,别具江南春天那种别致的美感。一片红花绿叶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右侧留白题诗一首,诗画相映,互为对应,配合得当,既紧凑又疏朗;色墨相映,笔力苍浑,气足墨酣。他的画和诗,紧密交融,极富文采,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学意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晚清著名诗人诗论家陈衍赞曰:“书画家诗句少深造者。缶庐出,前无古人矣。” 

  吴昌硕作为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是在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键人物,也是金石画风从晚清过渡到民国的主要继承者。 早在民国时期吴昌硕的书画就为市场所追捧,并且名声远播东瀛。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中国传统艺术品将回归其应有的市场价位,特别是近年来对近现代文化的宣传和介绍,或许能出现一个新的“吴昌硕热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