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工装裤卷土重来

  上一个10年里还是男人灾难级的时尚大忌,如今变为流行指数爆满的时髦裤装——曾因实用而生的工装裤,大口袋里不再满满地塞着维修工具,却成了一向寡味的男裤最好的装饰……

型男工装裤-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型男工装裤
二战期间英军P-37作战服的裤装是最早的工装裤。-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战期间英军P-37作战服的裤装是最早的工装裤。
40年代美军伞兵的工装裤-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0年代美军伞兵的工装裤

  伞兵、木匠、嘻哈青年

  工装裤源自英国,流传到美国得以发扬光大。现在因其美国名字“cargo pants”(直译为:货运裤)为世界熟知。“cargo”(货运)一词自然是因为工装裤标志性的大口袋而得来的戏称,因为它着实能装上不少东西。

  虽然工装裤在20世纪90年代颇为流行,最早的工装裤雏形其实可追溯到1938年,当时是二战期间英军标配的作战服。这种军用裤在40年代被美国军队借鉴,用做了伞兵的裤装。因为伞兵的特殊需要,英军军裤左腿上一个朝前的大口袋被美军改为左右腿各一只,且挪到了裤子的两侧,更方便伞兵拿放弹药和无线电,真正的工装裤因此成型。

  工装裤宽松舒适,同时也极为耐穿,大口袋更是有着很强的容纳力,所以进入美国民间市场以后深受经常在外作业的工人们的喜爱;而90年代中末期,大都市的嘻哈青年,尤其是饶舌歌手们也开始对工装裤宠爱有加;女式工装裤也逐渐大肆盛行,喜好街舞的年轻女孩们更是人手一条。随着20世纪走向末尾,工装裤的时髦度终于和其实用性达到了平衡,美国品牌Ralph Lauren也在此时让工装裤第一次走上了时尚T台。

  <b>实用为先的经典细节</b>-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实用为先的经典细节

  传统的工装裤可以说是卡其裤的一种,多以抗磨耐穿的结实面料制作,如今用快干的化纤材料或合成棉材料制作。虽说没有完全固定的设计,为更方便室外活动,工装裤版型大多相较正装裤更加宽松,尤其在膝部和臀部有适宜舒展的空间,用双折边叠缝的方法加固。为匹配宽大的军用式内腰带,工装裤的腰带环也更长、更大。

  方形的大口袋无疑是工装裤的标志,没有它就算不上是工装裤。这种带盖的立体风琴袋(指袋边沿装有似手风琴风箱伸缩形状的袋)多缝在大腿接近膝盖的体侧,有搭扣或纽扣,最初是为了方便士兵随身携带物品而设计。每条裤腿一只口袋是常见的款式,但口袋的多寡并无固定,据说目前最大的工装裤有78个口袋之多。

《复仇者联盟》剧照,身着工装裤的“钢铁侠”托尼·史塔克-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复仇者联盟》剧照,身着工装裤的“钢铁侠”托尼-史塔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新浪尚品(微博)、欲望潮品(微博)

上一页12下一页

喜欢穿工装裤的设计师迈克尔·巴斯蒂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喜欢穿工装裤的设计师迈克尔-巴斯蒂安

  为工装裤正名

  2007年的好莱坞电影《超级坏》(Superbad)中,塞斯·罗根有句经典的台词:越战之后,穿工装裤的男人再也没有情场得意过了。足以见得,工装裤自上世纪末的嘻哈热潮过后,经历了一个不短的低潮。这不难理解,在男装越来越修身、精致的今天,传统工装裤的松垮邋遢真的无法获得型男们的青睐,好像只应该属于作业中的木匠和海外度假的老人。

  不过,过去几年内美式风格的时尚进阶,又给工装裤带来了第二次生命。以迈克尔·巴斯蒂安为首的美国时装设计师们改造了工装裤,版型更加贴身、裤兜缩小、颜色也更加丰富。巴斯蒂安自己更是首当其冲,用他设计的工装裤搭配起西装外套。时尚化的新式工装裤今天越来越受到欢迎,2013年的春夏与秋冬两季的秀场上,常有工装裤走上T台。

Michael Bastian-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Michael Bastian
CLOSED-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LOSED
Todd Snyder-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odd Snyder
Ovadia&Sons-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Ovadia&Sons
J Brand-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J Brand

  新型工装裤精锐进阶

  如今大热的工装裤和传统卡其色、宽裤管的款式相比有不少的改变。口袋变形移位,版型修身、糖果色等新型工装裤层出不穷,工装短裤更是今夏少不了的潮流单品。  

  LINK

  邋遢成性的工装裤如今已经改头换面,大号T恤已不再是它的“头号搭档”了。

  工装裤也可以这样穿

  新型的工装裤在版型上更加接近正装裤和奇诺裤,原来的大口袋也经过“塑身”或“移位”,成了前面两者都没有的绝好装饰,也给越来越有精锐气质的工装裤增添了一份活力。为了打破西装套装的乏味,不妨尝试用休闲西装和一条针织领带与修身的工装裤搭配,随性之余更能胜任工作场合。

  切忌往工装裤的口袋里塞太多东西影响笔挺的裤型,也不要忘了选一条拉风的内腰带,做好工装裤的点睛之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新浪尚品(微博)、欲望潮品(微博)

上一页12下一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