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侯一祖屋雕花石墩不翼而飞 老宅成危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墩遭窃后,窃贼还用木块和石块堆砌来支撑柱子,柱子上还有清晰的钻孔,地上散落着木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偌大的古宅,只有何阿婆一人独守。

    “我家百年祖屋四个柱子石墩被偷盗了,现在成了危房……”14日上午,家住福州市闽侯县白洋镇的谢先生拨打了本网爆料热线(0591-87095403),反映说,13日晚,其位于闽侯洋里乡安仁村的祖屋遭遇盗贼。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谢先生告诉记者,14日上午7点多,她突然接到四婶的电话,称古宅的四个石墩被偷了。随即,谢先生赶紧向当地派出所报警。9时许,民警到了案发现场了解情况,随后拍照取证并做了笔录。

  14日下午,记者在来到了闽侯白沙镇,跟随谢先生驱车来到40多公里以外的闽侯洋中乡安仁村。

  沿着一条不足三米宽的乡间土路行走,经过两户人家,在路的尽头,记者看到一座木质的古宅。古宅刚好坐落于山脚下,周边二三百米范围内均是田地。古宅是开放式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七八百平方米,没有大门,前方一堵残破的土墙隔起一块庭院,庭内已是长满杂草。

  谢先生如今已40岁出头。他说,这座老宅是他的高祖父建的,约建于十九世纪初,距今已经百余年。上世纪70、80年代时,这祖屋内住着好几户人家。后来,他们陆陆续续地搬到外地去居住,只剩四婶——何阿婆常住在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宅是开放式结构,前方的这堵土墙久经风雨,已残破不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墩被偷走后,窃贼还用砖块和木头随意叠放支撑柱子

  何阿婆今年已65岁,她告诉记者,自己在老宅已经居住有40余年,老伴几年前已过世,儿子常年在外省,只剩她独居在此。

  何阿婆说,13日晚上,她如往常一样,在老宅的二楼房间内看电视,10点左右,她睡觉前还看到石墩。然而,14日上午7时许,她起床后突然发现 老宅厅堂外侧柱子下的两个方形雕花石墩以及正厅内两支柱底下的两个雕花石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砖头、木块、废弃石块,地上散落着木屑、还有一把螺丝刀。 于是,她赶紧给侄儿打电话。

  记者在现场看到,柱子上还清晰的钻孔痕迹,底下随意垫着石头和木块的柱子,并不牢固,显得有点歪斜。

  “几百斤的石墩怎么就这么轻易被运走呢?”何阿婆说,13日晚她都没有察觉到有什么动静。距离老宅200米左右的邻居称,14日凌晨2点左右,他们家养的狗反常地叫了许久。

  何阿婆告诉记者,这里平常很少外人来走动过。约10年前,曾有两个收文物的来这边,以每个2万块钱左右的价格欲收购老宅的石墩,但是被他丈夫否决了。

  “如今石墩突然被盗,房子也岌岌可危,住着有些害怕了”何阿婆说,不知道盗贼会不会再来偷剩下的石墩,希望警察能尽快抓到盗贼,这样自己也心安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何阿婆说,老宅正厅前两个柱子底下被盗的石墩比旁边的这个石墩还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失窃现场遗落了一把螺丝刀,目前已交给警方作为物证之一。图为:谢先生向记者展示物证。

  记者随后来到了闽侯县公安局洋里派出所,教导员徐海告诉记者,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因为目前暂无法判定失窃的石墩是否具有文物价值,价值多少?所以,初步以治安案件来立案。

  徐警官称,这一两年内并没有接到类似古宅被盗的案件。他们将向上级部门反馈此案,同时,希望谢先生家人能够提供石墩的相关图像资料,以便到相关部门去鉴定。

  此外,徐警官表示,洋里乡目前有许多这样的老宅,住的大多是空巢老人,也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将通过宣传,提醒广大村民注意防范,加强联防,避免类似案件发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