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展示抗战课本:使用者在空白处写"杀"字
记者见到的这本特殊课本,为油印16开线装小册子,纸质粗糙已泛黄。课本封面写有“初小常识课本”字样,共分“四十课”,包括“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等。每一课内容仅寥寥数十个字,非常简洁。
其中,最后三课都与抗战相关,如第38课为“打倒日本”,内容仅一句话:“日本兵是强盗,杀我们同胞,烧我们的房子,我们要把他们打倒”。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该页课文空白处,当年的使用者用毛笔书写了一个大大的“杀”字。有意思的是,课后“学习指导”列出的3项内容:“听老师讲日本兵杀我同胞的情形”,“到日本兵烧过的地方看一看”,“想个打倒日本兵的法子”。
“我国的军队要上前线了,小朋友,来来来,欢送我国的军队”。这是课本的第39课“送军队上前线”的内容。而最后一课“最后的胜利”最令人振奋:“有力的人都拼命,有钱的人都献金,全国同胞一条心,最后胜利属于我们。”
许一兵先生介绍,这本小学“抗战课本”为山西某根据地学校教学使用,印刷时间为1940年左右,它表达了当时国人万众一心“拼命”杀鬼子的决心和期盼胜利的信心。
昨日,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告诉记者,目前自己看到或收藏的日本侵华原版日记已有数十本,像这样全部用诗歌体记录、描述侵华战争的日军原版日记目前在国内较为少见,因此,其史料价值独特。
他介绍,侵华日军曾给部队发放统一印制的笔记本,鼓励士兵记日记,其封面印有“从军手帖”、“阵中日记”、“从军日记”等字样。数年前,他曾收藏到一本由日军火葬兵荻岛静夫所记的阵中日记,“进攻、扫荡、杀人、炮火和尸体……”这本日记用近20万字和208张照片,记录了他魔鬼般的“战地经历”,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半个多世纪前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文献研究部主任郝雪廷也表示,当年日军许多士兵都有记日记的习惯,所记内容一是表达思乡之情,二是记述事件。这本日记为了宣传己方的忠勇,描述了战场的残酷和惨烈,也从敌人的视角呈现了当时中国军队抗战的英勇无畏。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