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后再寻“合肥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现场钻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绘于1974年的墓葬图

  今天上午9:00,位于蒙城北路安徽省电力修造厂西侧,几名钻探技术人员正在一片绿草地上挖掘着什么,只见他们拿着一个奇特的钢制小“铁锨”, 不停地往地下钻着土,每一次钻出来的土,他们都要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一番才肯丢弃,原来他们正在钻探古墓。上午11:30传来好消息,已经发现墓葬迹象。

  好家伙这里有可能埋着合肥侯

 

  记者赶到现场时,发现草地上已经钻出若干小孔,而那几把小“铁锨”正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

  “今天的钻探看起来很平常,其实有可能有大收获。”合肥市文物处副处长路文举略显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一次,他们特别从河南洛阳邀请来了几位墓葬钻探技术人员,就是为了这个墓葬的寻找和挖掘。

  到底墓葬里是何方神圣?怎么会让文物部门搞这么大的动作?“墓葬里有可能是合肥侯!”路文举告诉记者,而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则要请教另一位专家:合肥资深的文物专家程如峰老先生。

  在程老手中,记者看到了一幅于1974年7月绘制的手绘图,上面写着:省水电局仓库工地古墓葬示意图。在图上,记者除了看到一个呈“十字形”的图形外,还发现十字形周边有几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你看,这中间的‘十字形’是一个断面,其实从上向下看应该是一个‘中’字形的墓葬,在考古学上,属于侯王级的葬制,在合肥从来没有发现过,全 省也很少有,很有可能是西汉初期的一个侯王的墓葬。”程老告诉记者,他查阅了很多史料,曾找到了三则关于侯王的记载,其中,“合肥侯,坚镡,中兴名将,襄 城人,建武六年封,子鸿,孙浮,曾孙雅继爵。”引起了他的注意,对照其他两个关于合肥侯的记载,这个墓葬最有可能是坚镡之墓。

  多磨难时隔三十余年再寻找

  这样重要的一个墓葬是怎样发现的,为何时隔三十多年,至今才来进行挖掘?对此,程老感叹良久,1974年,他正在合肥市文化馆从事文物工作,当 时,合肥市文物处还没有成立,文化馆则兼管文物考古发掘。有一天,书法家刘子善拿着一枚白胎、淡绿色、麻布纹的瓷片来找他,说合肥电力修造厂兴建仓库,推 土机正在清理现场,发现了好几座大墓,这枚瓷片就是从墓葬里出土的。

  程老立即赶到现场勘查,在施工现场,程老了解到,这里原来是一个很大的古堆,因为距离合肥城13里,所以被称之为“十三里古堆”,在古堆的最高 点上,架设了一个大型的测量塔,而最大的那个“中字形”墓葬正位于这座测量塔下。“后来,在这个墓葬的周围,先后发掘出三座墓葬,墓葬中发掘出铜勺、砺 石、铜镜等文物。”程老回忆说,发掘出这些文物后,他很兴奋,作为主墓葬,“中字形”的墓葬中,肯定有更大的发现,因为从种种迹象看来,这个墓葬应该从来 没有被盗过。

  可是,最大的问题在于那座架设在墓葬之上的测量塔,当时地质勘探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测量塔是国家二级测量标志,有明文规定,不得擅自移动,如果考古需要可以暂时移开,但是新建一座测量塔当时需要7000元,如果出土的文物价值不大,就非常不合算。

  这一下程老开始犹豫了,毕竟是考古发掘,必须发掘出来才能见分晓,没有人能保证就能发掘出文物来,因此,考古工作暂时搁置,当时为了便于以后发掘,他现场绘制了这幅古墓葬示意图,准备以后的文物考古发掘时,做一个参照。没想到,这一搁置就是三十多年。

  程老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退休,关于合肥侯的发掘也就此搁置,直到最近,他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了1974年的文物日记和这张墓葬示意图,于是赶紧联系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负责人,带着图纸和日记一路找了过来。

  近几年,合肥市经历了多次北城改造,蒙城路也一度拓宽了许多,程老和文物处的工作人员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最后经过多方打听,才从省电力修造厂一位退休不久的凌师傅那里问到了墓葬的准确位置。

  为了尽快能寻找到合肥侯墓葬的踪迹,合肥市文物处特别从河南洛阳请来了四名钻探人员,前来钻探寻找。

  很兴奋上午已经发现碎砖和石灰

  “从洛阳铲钻下去的土质来看,目前大部分都是生土,也就是自然形成的土,还没有勘探到墓葬的迹象。”上午九点半,来自洛阳文物钻探公司的钻探技术人员孙志杰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如果钻探到了墓葬,会出现土质不同的花土,这就有希望了。

  从上午9:00到中午11:30,四名钻探技术人员在经历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钻探后,终于传来好消息:已经发现了碎砖和石灰。

  “发现了碎砖和石灰,就说明很有可能找到墓葬了。”路文举副处长表示,不过考古发掘工作从钻探到发掘还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下午,他们会继续进行钻探工作,希望会有更好的收获。

  链接

  合肥汉墓多

  在合肥,近些年来发掘到的汉墓不在少数,特别是北城合肥电厂附近的桃花店汉墓群更是汉墓的聚集区。

  2011年9月

  在经开区青龙潭路与云谷路交口附近的工地里,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被发现,挖出了陶罐、铜镜、陶壶、矛、滑石璧等文物,根据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推测,这应该是一个“小地主”的墓。

  2011年10月

  在合肥新港工业园一处工地上,发现墓葬50多座,这些墓葬大都集中在西汉中晚期。

  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两千年前的陶制香薰,而且在一墓葬内还发现两组形制不同的编钟冥器。

  2012年5月

  北二环电厂南侧中菜市复建点,一座西汉时期古墓经发掘,共出土陶灶、陶壶、陶钵、铜镜等20多件随葬品。考古人员表示,丰富的随葬品更说明墓葬人身份高贵,如果将墓主和现在人比较,其至少应该是身家500万以上的富豪。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