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艺术品春拍:谁将被杀死
文/尹晓辉
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收获了24亿港元的好成绩,而且出现了两件亿元拍品。但回过头来,看看当代艺术的拍卖走势,问题依旧存在,或许这是老话重提,或许这是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当代在拍卖中,一直处在传统之下,这是不争的实事,当然也有很多人会去为当代艺术鸣不平,叫冤屈,但反过来审视当代艺术自身时,如此的差异又何尝不是存在已久了呢?
当代在传统之下,更在写实之下,而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则又在老一辈艺术家之下,即便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已经被重复过无数次,即便上拍的作品已经被拍卖公司无数次的炒冷饭,依旧无法改变藏家追捧的热情。
一直作为国内拍卖市场风向标和晴雨表的苏富比在这次的春拍当中,给我们传出了这样一个信息:如果细心一点的朋友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在今年的苏富比春拍当中,年轻艺术家的比重在急剧下降,在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当代亚洲艺术两个专场当中,282件作品之中,年轻艺术家作品数量不足20张。这对于国内拍卖市场,尤其是年轻艺术家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反观国内拍卖市场,在日前开始的中国嘉德(微博)春拍预展当中,在上拍的百余件当代艺术作品之中,年轻艺术家的拍品数量同样少的可怜,在单元设置当中,中国嘉德甚至已经忽略了年轻艺术家的拍品介绍板块,将重点转向近年来大热的经典写实和以赵无极为代表的抽象作品之上;同时,笔者还了解到,在今年的春拍当中,除开北京保利外,各家拍卖行都对上拍作品的数量进行了相应的下调,而在当代油雕板块方面,多数拍卖公司的重点均为经典写实和早期油画,一时间,以一批青年艺术家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就在2012年的春天被市场所集体抛弃了。
艺术品市场永远是一个只知道追逐利益的场所,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来谈感情是多么的可笑,昨天还被无数人追捧的年轻艺术家,那些充满希望的70、80后艺术家在一眨眼之间就成为了利益的牺牲品。早在去年,就有很多人预言2012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个拐点,但很多人都没能说清楚在这一次的拐点之后,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春拍是验证这一拐点是向左还是向右的时刻,虽然春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开始,但从已经结束的香港苏富比和即将开始的中国嘉德所给出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次的拐点将会是市场的又一次清洗,在利益的趋势之下,筛掉价值并不稳定的年轻艺术家,留下一成不变的老人,让艺术品收藏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没有风险。
没有了风险,变得简单,删减掉年轻艺术家的出场机会,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选择的艺术品市场法则,哪怕这样的法则是在用艺术的明天作为代价,只要今天的利益还在,那就将是可以通过的法则。
> 相关专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