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9老人自筹资金建革命纪念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林陈林(右一)与一起筹建的4名村民,身后是在建中的革命纪念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革命旧址纪念处。

最近,本报热线接到一位来自天台欢岙革命老区老人的求助,他说他和另8名老人一起,从去年开始自筹资金建革命纪念馆,不想纪念馆建到一半,因缺乏资金难以动工了,他希望借本报热线呼吁社会上的好心人或者爱心企业家慷慨解囊助他一臂之力。据他称,资金缺口大约在数十万元左右。

老人叫林陈林,坦头镇欢岙人,经向天台有关部门核实,他是两代烈士的后代,其爷爷和父亲均是烈士。林陈林说,另8名与他一道自筹资金建纪念馆的老人也是革命后代。

林陈林解释,他们几个革命后代之所以要建革命纪念馆,是因为现有的革命旧址纪念地几间房屋空间狭窄,破旧简陋,且为木结构房屋,极易遭受火灾影响,此外,室内设施的简陋也难以保护好众多留存的革命遗物。

据林陈林自述,他从1968年开始,组织发动欢岙附近的革命后代,大家一起出资,收集寻找革命遗物和历史证据,先后从农户手中调换了多间房子,重建了瓦窑会议革命旧址纪念馆,并多次向政府要求将欢岙列为革命老区,将其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陈林说,直到2007年,瓦窑会议旧址才最后完成陈列摆设和简单的基础设施。

林陈林说,他的心愿最终逐一实现,去年年底欢岙革命老区瓦窑会议旧址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筹建老区革命旧址纪念地,几乎忙活了一辈子后,去年,林陈林又和另8名同属革命后代的老人商议筹建新纪念馆。林陈林的这一提议得到了支持,并在随后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游说中取得了口头同意。接着,天台建设局规划设计部门为革命纪念馆免费设计,根据规划设计预算,革命纪念馆建成装修完毕所需总价为133万元。

9名老人商定,每人先垫资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然后再逐步向政府有关部门“化缘”。

前不久,记者来到欢岙革命老区瓦窑村。

革命纪念馆位于瓦窑会议旧址正前方,为联体建筑,外观框架已基本建成。

同行的坦头镇一名负责人说,9名老人的精神非常可贵,但由于当初他们仅凭着一股激情和热情,对资金来源未有良好的周密计划,再加上纪念馆项目预算总价过大,现在资金筹集出现了问题,因而致使工程难以动工。

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及一些个人被9名老人的精神感动,先后提供了一定资金支持革命纪念馆项目的建设,同时,省党史办也提供了15万元的建设资金。

林陈林说,最近,他又联系了上海、南京、常熟等地的天台商会,各商会均表示愿意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建设纪念馆。

林陈林告诉记者,虽然各方答应提供资金,但数量不多,据他估算,离工程建成仍将有数十万元的缺口,因此他希望通过本报热线呼吁向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求助。

欢岙革命老区地处天台坦头镇,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石瑞芳、袁存生、林永闹等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他们领导群众先后开展了平粜、赎当等革命运动,产生了广泛的革命影响。

如果您愿意助老人们一臂之力,请与本报热线88894000联系。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