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收藏的两大常见误区

  非原始照片没有收藏价值

  一般人都会认为只有原始冲印的才有收藏价值,这个理论本身并没有错。收藏界一般把拍摄5年内制作的老照片定义为原始照片。原始照片,尤其是著名摄影家的著名作品,无疑是收藏市场中的珍品。也有很多珍贵的“红色记忆”照片采用现代工艺限量制作,那么是否还有收藏价值呢?如果原始照片大部分在档案馆中无法取出,而有限复制是经过摄影家亲自签名并确认其质量和印制数量的,那么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在这些有限复制的照片中,采用收藏级冲洗工艺制作的银盐纸基照片,无疑是更值得关注。像在2009年拍卖市场上,侯波在1949年10月1日拍摄的“开国大典”,成交价为5.6万元。这张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底片现存于中国照片档案馆,拍卖的照片就是采用收藏级工艺制作的银盐纸基照片。

  收藏册都是精挑细选的成品

  最近几年,油画、海报、邮票等红色收藏品类升值前景看好。如反映历史背景的《全国山河一片红》、《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去安源》等宣传画可以说得上是收藏爱好者眼中的“极品”。但是随着此类作品价格的攀升,市场上经常出现以这样或那样名字命名的“收藏册”。这些收藏册名义上是专家精挑细选、私家珍藏的精品,但其实很可能只是一些收藏人士将部分价值不高的邮票、画册进行简单的整理,以求尽快脱手。藏友们在收藏红色藏品时,一定要注意辨别藏品的真伪,并非所有红色藏品都有升值空间,也并非所有集结成册的藏品就一定“保险”且“保值”。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