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贿让虫草茅台价格疯涨
物质与功利裹挟之下的礼品,难免成为人们难解的“心结”,也容易沦为违法犯罪、谋取私利的工具。
虫草价格疯涨至每克700元以上,53度飞天茅台已然“飞龙在天”,市场零售价普遍冲破2000元,洋酒拉菲势头也很凶猛,1982年的拉菲价格十年间上涨近10倍,这还不算,这些东西价格越上涨,越是受人吹捧。龙年春节到来之际,一些商品“龙腾虎跃”的气势颇为引人注目。国内礼品市场上,高档礼品呈上升势头。
虫草到底多补人?茅台到底多好喝?拉菲究竟是个什么味儿?在精明的生意人看来,这都不是关键。譬如虫草,尽管价比黄金高,尽管有专家认为其药用价值如同蘑菇,但人们大多“买的不吃,吃的不买”,而是把它当作一种高档礼品你来我往。也就是说,虫草之所以贵,不是因为是“好药”而受青睐,而是作为“豪礼”受追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腰包鼓了,市场的选择多了,社会交往频繁了,礼品升级换代、价格提升,也顺理成章。更何况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常的人情往来,只要个人经济能力允许,本来无可厚非。但在礼品市场,诸如“疯狂虫草”、天价烟酒等高档礼品大行其道,并且“越贵越抢手”,这种连经济学家们都感到困惑的“吉芬现象”,值得人们深思:“疯狂的礼品”背后,是否存在深层的社会原因?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重视传情达意、精神交流,是送礼真谛。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用礼品价格衡量送礼心意,把高端礼品视为身份象征,在贵重程度的攀比中炫富斗富,误以为“礼越重越亲”,宁愿“只送贵的不送对的”。在物质潮流冲刷下,礼品的情感内涵、文化意味被稀释乃至变味。面对一件件光华四射而人情味不足的礼品,人们难以感受到孝心、敬意和祝福。这种“重礼轻情”的社会心理滋长蔓延,不仅持续推高着一些高档礼品价格,更让不少人逢年过节有“送礼焦虑”,比如在“重礼”压力之下,春节“恐归族”们以回家为畏途、视过节为“过劫”。
物质与功利裹挟之下的礼品,难免成为人们难解的“心结”,也容易沦为违法犯罪、谋取私利的工具。当名家字画成为“雅贿”载体,当购物卡暗藏行贿玄机、奢侈品充当“关系通行证”,被金钱、权力异化了的礼品,如同一个个吞噬社会资源、毒化社会风气的潘多拉魔盒,滋生了“盒子里的腐败”。
异化的礼品,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物质越来越丰盛、选择越来越多元的今天,坚守价值理念、彰显文化追求、保持生活品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考验。那些拎着名烟名酒奔走于送礼之途去完成“任务”的人们,或许正陷入某种物质迷局与心灵之惑。因此,让礼品回归情意本位,让送礼变得清新亲切,还有赖于人们的文化自觉,有赖于一种新型消费文化的塑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