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贵族墓两件珍贵玉器出土

  西周贵族墓惊现T字形铜泡组

  昨日,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发掘工作已经进入陪葬品提取阶段,考古队员在对墓坑底部的一些小件器物进行提取后,详细地对每个器物大小、提取的位置等进行建档登记。器物无论大小,每件均制成一个专属“身份证”。

  考古人员对大的青铜器会采取单体提取方式,清理完拿出来直接装箱。对下面散落的小件,尤其是漆片提取过程中,将采取整体打包的方式,按照出土时的排列顺序全部提取后送到实验室再做研究,这种形式对保存原始的信息和文物的保护会有很大的好处。而有些单体小件器物也需要整体打包,需要连同器物四周的土层一起切割,整体带回室内进行研究。

  记者了解到,今日或将对壁龛中簋、盘、鼎等体型较大的器物继续提取,如果这些青铜器中出现铭文或者族徽,将会对墓主人身世有一个更明晰的判断。

  贵族墓首次现身两件玉器

  自西周贵族墓发掘以来,已陆续出土20多件大型青铜器,但整个发掘过程中,始终没发现一件玉器。7月1日下午,考古人员在墓室底部清理出两件玉器。

  当日下午,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一件泛黄的、呈弧形的器物被考古人员清理了出来。“是石头吧?“不对,有些像骨头”。就在人们对泛黄器物进行猜测时,另外一件呈环形器物也现身了。在仔细端详了以后,考古人员确认呈弧形的器物是玉璜,而呈环形的是玉璧。据现场工作人员测量,这件“璜”直径为11.5厘米,而“璧”外径为8厘米。

  据文献记载,玉一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周代,玉饰组佩是贵族身份在服饰上的体现,身份愈高,玉饰组佩就愈长愈复杂;身份较低的,佩饰就相对短小和简单。

  “T”字铜泡摆放错落有致

  在发掘现场,随着考古人员对墓室底部的清理,又发现11枚纵向排列的铜泡(古代常见装饰物,有的背面有横钮,作为固定用)。当人们正对这一奇特摆放方式议论纷纷时,7枚呈横向摆放的铜泡也陆续现身,与纵向铜泡形成一个“ T” 字形。

  记者看到,这18枚铜泡摆放有序,每个铜泡间隔约3厘米。在这些铜泡的横竖连接处,有一个罕见的长条铜器。总体看来,特别像曾有皮带之类的东西贯穿,随着皮带腐化,这些铜泡均匀散落。

  截至记者发稿,现场并没有发现有皮革曾经存在的迹象,所以对于它的“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报记者 董毅 程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