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寄封在未来的升值潜力超过邮票

  最近,在邮票收藏领域盛传这样一则消息,称邮寄平信这种传统的通信方式将会步电报后尘,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不管该消息的可信程度有多高,但从实际使用量上说,绝大多数家庭都不会再使用平信,物以稀为贵,老实寄封在未来的升值潜力开始显现。

  肖义同告诉记者:“现代通讯方式越来越发达,人们有什么事情都会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网上聊天以及电子邮件的方式来保持联系,而选择寄信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是整个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毕竟写信需要花费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整个邮递过程有时会很漫长,一些紧急的事情就会因此而耽搁。更重要的是,寄一封平信还可能存在丢失的问题。上述种种因素使不少人放弃了传统的以书信为主的通讯方式,这就使得实寄封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而从收藏角度看,实寄封的潜力甚至要超过邮票。”

  针对这种情况,肖先生建议集邮爱好者在关注邮票的同时,还应从现在起就想方设法多收集实寄封,不管它们品相如何,来自何方,有没有邮票,总之数量越多越好,即使重复了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用这些重复的实寄封还可以找其他邮友交换你没有的实寄封。总之,实寄封也是邮史的体现,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实寄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升值空间。即便是一些普通的实寄封,它上面的邮戳以及其所反映出来的邮路也是一个可供研究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普通的实寄封其收藏价值也会稳步提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