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座佛教名山准备上市引争议

五台山-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五台山

  近日,普陀山传出筹备上市的消息,而据报道,九华山和五台山也在积极准备登陆资本市场。佛教名山原本为人们心目中的清净之地,如今却也卷入“圈钱”大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

  四名山齐聚资本市场?

  普陀山官方网站的一条消息显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5月30日举行,这家公司作为普陀山旅游服务资源整合的拟上市主体,成立于3年前,已经开展了从拟定上市方案到资产整合等大量的上市前工作。

  无独有偶,谋求上市融资的佛教名山不只普陀山。去年7月,山西忻州市有关领导就曾公开表示,五台山的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两年内实现。而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曾于2004年以及2009年两度上会,却均未获准通过。据有关媒体报道,虽然两度受挫,但九华山仍准备上市。

  相比较而言,峨眉山就幸运多了。早在1997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在深圳主板挂牌上市,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好处。受到普陀山拟上市消息的影响,峨眉山2日股价一度盘中飙升超过5%。

  谋上市旨在保护文化?

  “四大佛教名山或将齐聚资本市场”,这样的未来图景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佛门净地怎么能与金钱至上的资本市场联系起来?

  不可否认,地方政府在这些佛教名山上市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经济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中,各地挖空心思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享有盛誉的宗教旅游资源定然不会被漏掉。

  而在上市目的的表述中,地方政府往往打出更好地保护当地文化和开发旅游资源的旗号。山西忻州市官员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五台山上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金融资本手段实现低成本扩张,更好地保护开发,并整合其他优势资源,将其变成财富。二是通过上市弘扬五台山的精神文化,把旅游文化产业推向资本市场,使其传播更远。

  但这些说法似乎并不能说服公众。

  “凡事总该有个界限,当文化搭台变成宗教搭台,我们必须划出楚河汉界。”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特约观察员苏容若指出。

  打旅游牌享宗教红利?

  一位投行人士指出,峨眉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上市都是以旅游公司的形式,实际上打的是旅游牌,同时享受了宗教盛誉的红利,但并没有把核心的宗教场所打包,所以在本质上和其他的旅游概念股差别不大,主要是公众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就在6月份,陕西一家财神庙借壳上市受到外界质疑,有关方面也作出了类似解释。其主事方表示:财神庙并不是一座庙,而是一个文化旅游景区,“并不是名字叫庙,就一定是个庙”。

  实际上,国家宗教局对宗教场所上市的态度十分明确。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刘威在近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寺庙道观是满足信教群众宗教活动需求的场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综观世界其他国家,从没有将宗教活动场所打包上市的先例。发展市场经济应该有边界,要符合社会的基本底线。对于上市的审核者来说,判断此类上市申请方是否符合上市条件更是颇具挑战。

  (据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赵晓辉、陶俊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