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遗”失之交臂 张北人心情“很复杂”

与“世遗”失之交臂张北人心情“很复杂”-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元中都遗址一角。 谭地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闫越飞所说的元中都遗址在建筑设计和构造方面有特别历史文物研究价值的“水门”,历经700多年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谭地 摄

  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的申办成功, 填补了内蒙古的空白,但对于拥有元中都遗址的河北省张北县来说,可能永远与“世遗”失之交臂,受访者均表示遗憾。

 

  元中都是蒙元四都(和林、上都、大都、中都)之一,南距元大都(北京)265公里,北距元上都(内蒙正蓝旗)195公里。上世纪80年代初,当 地考古学者在河北张北馒头营乡“白城子”发现大量元代文物,推测此地为元中都遗址,引起世界震惊。1997年,经专家鉴定,正式确定此地为元中都遗址。

  从1998年开始,文物部门对这一遗址进行勘探发掘,对元中都进行了科学的认定。张北县还投资800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了元中都博物馆。张北人 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一部元朝史,半部元中都”,并以此为自豪。2000年,该遗址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列入国家文 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6月30日,记者就上都遗址申遗成功一事,电话采访张北县元中都博物馆馆长李映虹时,她表示正在元上都遗址参观,对于其他问题不愿多说一字。张北县主管文化的副县长孙海英表示,她刚知道这件事,得知元中都遗址与“世遗”失之交臂,作为张北人,没法儿说自己的感受。

  据张北县文物局局长闫越飞介绍,2006年,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和临近的元上都遗址一起申遗,并同时被列入国家申遗名录,希望能够联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遗憾的是,“我们被淘汰了”。

  闫越飞说,对于元上都遗址的申遗成功,一方面当然是祝贺,但另一方面是也为元中都遗址没能申遗成功而惋惜。他说,元中都遗址除具备元上都遗址的文物价值外,不论是出土文物,还是它对称的建筑,都是元上都遗址所无法比拟的,而“水门”的建筑构造,更是匠心独运。

  闫越飞告诉记者,这次申遗,确实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一是我们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好,一些规划明显滞后;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我们政府协调不够,有明显的差距。他说,作为文物局长,自己的心情“很复杂”。

  闫越飞希望元中都遗址成为元上都遗址的一个拓展性项目,最好成为“世遗”——元上都遗址项目的的一个补充遗产地。他还告诉记者,目前,元中都遗址正在申请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