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博物馆年内开馆

  (记者 施晨露)酝酿已久的上海电影博物馆终于揭开一角。上影集团昨天在电影节上发布,在漕溪北路上影厂原址建立的电影博物馆目前正在紧张建设,预计年内开馆。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摇篮,在上海这块土地上电影是不可缺少的。”导演吴贻弓说。昨天,他带来了1983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鹰奖”奖牌,这份荣耀属于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中国影片《城南旧事》,它将陈列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秦怡、吕其明、黄准等老艺术家,郑君里、沈浮、汤晓丹、徐桑楚、孙道临、黄绍芬等电影老前辈的家属……电影博物馆的藏品越来越厚实。 

  剧作家夏衍的孙女沈芸特意从北京赶来,捐赠了夏衍生前使用物品、书信等部分珍贵藏品。其中包括1947年9月3日夏衍从香港写给上海明星电影公司老板张石川的一封信,交流对电影剧本的意见。“张石川的女儿张敏玉在临去世前一个月时,把这封信交给我,信在她的手中历经近50年,依旧完好。”沈芸说,“祖父有浓厚的上海情结,让他生前用过的物品回到上海,相信他也会赞同。”

  自向社会征集藏品以来,上海电影博物馆收到市民捐赠700多件,上影库存有30多万件藏品。首轮展出将从中精选出近3000件与市民见面。电影博物馆的第一个市民捐赠者刘惠钧捐出花了数十年时间收集起来的71本电影版连环画 《渡江侦察记》《红日》《南征北战》…… “独乐不如众乐,自己的藏品找到归宿和完美的落脚点是收藏者最高兴的事。”刘惠钧说。

  上海电影博物馆将有主楼和辅楼两个建筑体,主楼4层分为四大主题展区,集展陈与互动体验为一体。

  一楼“电影殿堂”融合中国古老影像艺术、记载上海电影的荣誉和历史;二楼“电影工厂”由一号棚、二号棚、后期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组成,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做一回导演、演员或摄影师、录音师,体验一部电影从创意到摄制完成的全过程;三楼展区将带观众徜徉“光影长河”,百年上海电影史中选出的数百部代表性作品将以数字化方式供参观者浏览查阅欣赏;四楼展区,参观者既能走“星光大道”,也能重回影片拍摄场景、体验影院变迁。博物馆里还有一座4D艺术影厅。电影博物馆所在的上海电影广场将成为电影文化产业的集聚地,记载上影数十年历史的“上影五号棚”将变身为可负载时装发布、影院、展厅等不同功能的一座电影大秀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