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的彩墨人生
编者按:6月25日是已故画家吴冠中逝世两周年纪念日。斯人已去,精神长留。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深受吴冠中绘画思想影响的收藏家郭庆祥(微博),特别撰文以兹怀念。
◎郭庆祥
□交往
吴冠中是对中国当代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艺术家,他把中国传统笔墨引向具有现代精神的文化领域。他解剖了绘画的形式美,并把这种不受东西方文化限制的方法,融汇在了其绘画创作之中,产生了具有共通性的艺术表现语言,从而使他成为中国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绘画大家之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便开始关注吴老的作品,并陆续收藏了《香山春雪》等多幅彩墨精品。和吴老正式相识,是在1999年。那次见面使我们一见如故,在以后的数年里,我们成规模成系统地收藏了吴老大部分绘画精品。
我几乎年年去拜访吴老,去向他学习绘画方面的知识,了解其绘画创作的过程,探讨艺术和人生的哲理。在激情的交谈中,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我们之间真诚地交流和坦率地沟通,使我的艺术鉴赏能力大幅提高,尤其对绘画艺术的启发更大,进步也很快。收藏吴冠中作品,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收藏”到了他的精神和思想,我和他也因此成为真正的忘年交。
□评价
西方绘画与中国人文完美嫁接
“绘教之有法则,自非用以人性桎梏人性,驱人入壑,聚歼人之感情活动。当其不能展勒肘轴、不能创发新生,即足为历史累。”上世纪40年代初吴大羽在写给吴冠中、朱德群的信中明确指出:绘画教育不能束缚人性、剿灭人的感情。当一个画家不能自由思想、不能创新与发展,就会成为艺术发展的累赘。同时,吴大羽倡导“中西艺术本属一体,无有彼此。非手眼之工,而是至善之德,才有心灵的彻悟”。实质上,他已经超区域地把东西方文化中固有的精华都吸纳成为自身艺术创作的源泉。可以说,当时吴大羽及其学生们的艺术创作,几乎是和西方的现代艺术同步进行的。
吴大羽的这些美术教育思想对吴冠中艺术思想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吴冠中留法归国后,面对的已是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西方印象派在内的现代艺术都被严令禁止,因而他内心的艺术激情一时也无法得到展现。直到改革开放后,吴冠中发表了“绘画的形式美”,概括了绘画点、线、面的现代造型原理,并融合到了中国画的革新之中,以后又提出了“风筝不断线”“笔墨等于零”等学术观点,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吴冠中艺术思想的意义就在于他不懈地探索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东方传统人文情怀两种不同美学观念的嫁接和贯通,秉持中国人特有的“诗意”和“象心”的文化品质,为中国画的新生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了无痕迹是艺术继承最高境界
我与吴老几次交谈中都谈到对传统绘画的继承问题,吴老明确告诉我:就绘画而言,继承传统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创作目的。
吴老曾经撰文:“出国前,是跟着潘天寿学的中国画,他是完全传统的,本人画得很好。后来我在巴黎学了3年,看遍了欧洲的艺术馆,知道西方艺术好在哪里;回来后结合国情,加以表现。我明白,传统的东西过去了,强调也没有用,鲁迅早就点出来了。回到传统是不可能的,抱着传统死路一条。但中国有大量画家不懂西方艺术,接受不了,有人连马蒂斯都骂,对西方艺术一律排斥打击,其实是束缚了自己,结果只会因袭古人,不会创新。中国画家凡是有点创新的,都学过西画。西方的大评论家对东方艺术不排斥,会欣赏……”
今天的美术界,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怪现象:画着前人的面目形象当成是自己的创造,说这是继承传统;背着唐诗宋词,自称是国学家;自己复制自己、临摹自己绘画样式数十年,也敢自称是大师……实际上,这些表露出来的现象都是些“伪传统”,也是一种低级的“山寨文化”表演。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吸收传统就是要把传统的有形面貌和无形精神,熔化、贯通在自己的创作中,了无痕迹可能是继承的最高境界。所以,像吴老这样真正的艺术家确实是很“苦”的,因为继承和创新都需要思考,更需要心智的开启。
吴老的创新思想就是坚持实践“中国画现代化”“油画民族化”的创作道路。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探求中国画的革新。在油画创作中,他又寻求一股中国笔墨的气息。所以,他的作品都构图新颖、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其作品既富东方意境,又具时代表现,令观者耳目一新,从而形成了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阳光诗意的绘画源自谦恭天性
吴老是一个创作态度十分严谨的画家,又有一股坚忍不拔的艺术创新精神,他经常说:“我每一天都在否定自己”。他经常把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亲手毁掉,人们称他毁掉一张画,等于毁掉一套房子,但他的信条是:不满意的画绝不能让它流传出去,否则会害人。他连素描都不会随便画一张送人,有时他把画送出去了,忽然觉得不满意,就又向人家要回来撕掉,等画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再补给人家。
吴老没有给自己的子女留下多少遗产,却把绝大部分作品都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他从来也不把自己的画轻易送人,却把画送给过一个长期给他家送煤气罐的普通工人,他说:“他是对我生活有过帮助的人,要还别人的情”。
吴冠中的艺品艺德和他的人品一样,无论画高山、树木、草地还是野花,都充满着个性的阳光,洋溢着春意盎然的东方气息和诗意。所以,用真情创作的艺术才能真正打动人们的心灵。他一生淡泊名利,有一次我和他说,活着看到自己的画卖那么高的价位,在西方有毕加索,在中国就是您了。吴老淡淡一笑,说道:“我不关心市场,无论拍卖的价多高都和我没有丝毫关系。”
这就是吴冠中,他用尽一生的朴实情感,谱写了艺术彩墨人生;以其胆敢独造的艺术主张和创新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一座令人仰止的艺术高峰。他的艺术意义就是告诫每一位“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而成见之被推翻当缘于新实践、新成果的显现”——吴老如是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