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日”吉林省主场城市活动在通化市拉开帷幕

  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由吉林省文化厅、通化市政府主办,通化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承办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于当日在通化市拉开帷幕。活动为期10天,期间将陆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项目成果展示、文物保护成果图片展、“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万人签名活动等10余项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其中,满族剪纸、撕纸、满族枕头顶刺绣、山核桃拼贴技艺、大泉源酒、通化葡萄酒、柳河吕剧等当地非遗项目进行了集体展示,备受市民欢迎。
  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翟利国作了重要讲话,并介绍了近年来吉林省文物及非遗保护取得的主要成就。他说,在文物保护上,吉林省已形成了以大遗址和世界遗产保护为核心,以高句丽、渤海国、夫余、辽金遗存、近现代建筑和“一五”时期工业遗产以及汉长城、延边长城、老边岗土长城保护为重点的“五片一线”的文物保护新格局;而在非遗保护上,经过近几年的保护与传承,吉林省现有省级非遗项目293个,其中3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和作为中国剪纸重要组成部分的长白山满族剪纸项目,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吉林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吴佩军、吉林省文化厅文物管理总监金旭东及通化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上述活动。       
  通过这次“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举办,展现了全省文物保护成果,普及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为实现全省文物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吉林省文物局 陈景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