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王刘非爱吃海贝水果
昨天,记者连线大云山汉墓考古发掘领队李则斌。据其透露,根据考古现场一号墓发掘的三只陶罐里盛放的海贝推测,当年江都王刘非爱吃海贝。最近央视播出的围绕美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中国美食探秘》,都介绍了扬州的美食文化。如今,扬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其实,早在汉代,当时人们就非常讲究美食。
厨房与餐厅在哪?
地宫中有专门庖厨区
汉代“事死如生”,江都王陵园也就相当于他的“地下王宫(博客,微博)”。
去过大云山,你就会惊叹刘非何以有这么大的财力营造自己的奢华陵寝?李则斌认为,平定“七国之乱”后,西汉中央政府权力进一步加强,诸侯国除享有衣食租税外,政治、军事、财政权利均被剥夺,诸侯王陵营建的规模也日渐衰落。而因军功受赐天子旌旗的刘非,在诸侯王之中却备受优待,这使得大云山江都王陵的气势与同时期的其他诸侯王陵相比显得更为磅礴大气。
一号墓也就是刘非的墓室结构为黄肠题凑,包括外回廊、题凑、前室、中回廊、内回廊、内椁、外棺、内棺等部分。尽管受到早期盗墓影响,但墓室内还是出土了陶器、铜器、金银器、玉器、漆木器等大量精美文物8000余件(套)。
据考古人员介绍,回廊下层保存比较好,随葬品按功能分区放置,南回廊下层西部为洗浴用品区,西回廊下层中部和南部为乐器区,北回廊下层为车马明器区,东回廊下层北部为钱库区、中南部为庖厨区(中部放置炊具,南部用陶器、铜器、漆器放置各类食物)。
汉代“事死如生”,江都王陵园也就相当于他的“地下王宫”。
去过大云山,你就会惊叹刘非何以有这么大的财力营造自己的奢华陵寝?李则斌认为,平定“七国之乱”后,西汉中央政府权力进一步加强,诸侯国除享有衣食租税外,政治、军事、财政权利均被剥夺,诸侯王陵营建的规模也日渐衰落。而因军功受赐天子旌旗的刘非,在诸侯王之中却备受优待,这使得大云山江都王陵的气势与同时期的其他诸侯王陵相比显得更为磅礴大气。
一号墓也就是刘非的墓室结构为黄肠题凑,包括外回廊、题凑、前室、中回廊、内回廊、内椁、外棺、内棺等部分。尽管受到早期盗墓影响,但墓室内还是出土了陶器、铜器、金银器、玉器、漆木器等大量精美文物8000余件(套)。
据考古人员介绍,回廊下层保存比较好,随葬品按功能分区放置,南回廊下层西部为洗浴用品区,西回廊下层中部和南部为乐器区,北回廊下层为车马明器区,东回廊下层北部为钱库区、中南部为庖厨区(中部放置炊具,南部用陶器、铜器、漆器放置各类食物)。
汉代“事死如生”,江都王陵园也就相当于他的“地下王宫”。
汉代使用什么餐具?
火锅、勺子、耳杯、盘、筷
当时,都使用什么样的餐具呢?考古人员表示,他们在庖厨区内清理出了一大批铜器,有釜、鼎、甑、钫、锺、盉、壶、杯、勺、洗等,尤其以首次发现的五格濡鼎最为罕见。
见过“分格鼎”的人就会想到如今很多人爱吃的火锅,而这是2100多年前江都王刘非一人独享大火锅的餐具。只见这件体格较大的铜器有70多斤重,看上去是个带盖的鼎,盖为圆顶,两者以子母口相合,但掀开盖子,里面却分成了格子,就类似于今天的鸳鸯火锅,而鸳鸯火锅分两格,它则分为五格。此外,腹下三蹄足,器口两侧有两个稍外撇的“耳朵”。
李则斌告诉记者,到了汉代,铜鼎中礼器功能逐渐下降,大多作为食器使用,据悉,这件“分格鼎”出土于一号墓东回廊下层中部,为国内首次出土,推测与文献中的“濡鼎”有关。这五格盛放什么食物呢?李则斌认为,应该是放置不同的肉食品,如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鹿肉等,分在不同的格子里煮,味道不会混在一起扰乱味觉,从而尽享各种美味。
吃火锅,肯定离不开调料,此次在分格鼎旁还出土了两套“染器”,以方炉和铜耳杯配成一套。西汉常以酱、盐等为肉食品调料,调料均放入杯中。而食用肉制品时,则要将肉放入杯内酱中烹煎。不过,和现代人吃火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相比,刘非是一个人吃,顶多身边再有几个爱妃相伴。
我们在古装戏里经常见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场景,那么,刘非当时是否也有这样的爱好呢?考古人员表示,当时酒是盛放在壶里的,漆器的勺子,可以用来舀酒,使用耳杯喝酒,盘装菜,夹菜吃的筷子则和我们如今使用的差不多,耳杯和盘的材质主要是漆器和铜器,眼前俨然呈现出一幅刘非开怀畅饮的场景,只可惜,漆木器很“娇弱”,时隔2000多年,如今保存下来较少,铜器较多。
当时吃什么食物?
山珍海味还有水果
正在举办的盱眙国际龙虾节“菜单”中,盱眙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精品文物展,是其中活动之一。众所周知,西汉江都王时期还没有龙虾,但是,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一号墓的陶器集中出土于东回廊下层南部,种类有鼎、罐、壶、盒等,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部分器物内还发现了海贝、动物骨骼、植物果实,可见刘非当时非常讲究美食,“江都王刘非爱吃海贝。”
在东回廊下层的其中三个陶罐里,考古人员发现了海贝,可惜,由于时代久远,加之泥土中物质的侵蚀,目前仅剩海贝壳,模样和现在的海贝差不多。
海贝是生长于海洋沿岸的生物,当时的地理状况和如今不一样,汉代的扬州襟江带海,这里经济发达,人丁兴旺,是东南重镇。一进入双博馆三楼的历史馆,入口处的宽屏动画长卷“广陵潮”携带着汉代的气息扑面而来,铺天盖地的潮起潮落一下子就把人们卷进了2000多年前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
正是由于具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满足了刘非享用山珍海味的需求,而海贝以及一些动物应该是他生前喜欢吃的食物,所以也一并作为随葬品。如今,我们的餐桌上都会有水果,在2000多年前,刘非的美食中也有,可惜,如今只剩植物果实,到底是什么水果?目前还不能揭晓。
(图片由南京博物院提供)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