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发现抗日名将宋哲元将军赠书

日前,家住河北唐山市路北区永庆里的读者杨树民投书本报,称自己珍藏了一本抗日名将宋哲元将军赠给其官兵的袖珍本《四书新编》下册。“这本小册子虽已70多年了,但至今读来仍让人对抗日英雄心生深深敬意!”71岁的杨树民老人说。

记者看到,这本小册子长和宽均不足8厘米,是少见的正方体袖珍本。封面烫金字体较为模糊,但依稀可辨:上方印有书名《四书新编》,稍下为“下册”二字,再下印有“宋哲元赠”,最下面一行为“民国二十六年”。该书扉页为篆体朱文“为国家扶正气为民众解痛苦”十二个字。再下页为“孔子楷像摹影”,旁边有“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宋哲元志”字样。藉此可见,该书为1937年5月出版,时值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夕。

小册子至今已有75年,但除封面稍有磨损外,品相甚好。内文为《孟子》《中庸》的内容,共计96页。据此推断,上册当为《大学》《论语》内容。

杨树民老人介绍说,此书为他上世纪70年代初偶然所得。当时,他正在唐山水泥机械厂从事宣传工作,工友从破烂堆里发现此书后送给了他。杨树民一直将其珍藏在办公室里。唐山大地震时,办公楼幸安然无恙,故此书一直留存至今。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四书新编》一书由有“民国第一神童”之称的江希张在1935年编撰完成,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轰动,两年内印了14版。抗日名将、29军军长宋哲元对此书十分推崇,亲自登门拜访了江希张,在征得江希张本人的同意后,将《四书新编》改印成硬皮袖珍本,29军全体将士人手一册。宋哲元将军还为这一袖珍本作序,称“江希张氏”对四书的注解非常契合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势民情,“盖国势之隆替,视乎民族之强弱,民族之强弱,则系乎其特立固有之精神”,于是印刷行世,“以广其传”。

“这本小册子的内容自始至终贯注了一个主旨,即振兴国家,共抵外侮,必须弘扬民族精神。至今,它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杨树民老人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