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有身价更要有身板

  杨旭

  尘埃虽未落定,但这场古籍争夺战将善本的价值推向了又一个高位。据传,凤凰集团还将为过云楼旧藏兴建藏书楼。如此礼遇,倒也不负“中国最贵古籍”的名号。

  只是,古籍者众,能被如此厚爱者怕也是只鳞片爪。因为经费、人才的问题,更多的古籍只能在幽暗的角落里“绿鬓成霜蓬”。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河南省图书馆超过半数的馆藏古籍已经损坏。“23年只换过一次上水管道”的窘境,“古籍除尘只能靠鸡毛掸子”的尴尬,或许不只是河南省图书馆的“专利”。据国家图书馆之前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大约3000万册古籍中,破损的约有1000万册。

  须知,并非每一家收藏单位都如凤凰集团那般资金雄厚,也并非每一座图书馆都如北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那样条件完备。在新闻的喧哗之下,民众似乎屏蔽了泛黄的纸张脆裂的声音——在古籍的世界里,素蟫灰丝、老化霉蚀是一种更常见的状态。

  藏书是万年百世之事,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任何古籍的散佚、湮灭,对中华民族的记忆而言,都将是难以弥合的裂缝。在赚足眼球的“最贵”之外,“沉默的大多数”理应同样值得关注和呵护。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