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过云楼藏书这个可以有

  文:苑广阔

  “过云楼秘藏”回归江苏之路陡生波折!北京匡时(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12日透露,北京大学经研究决定行使北京市文物局【2012】561号文件所规定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优先购买权,对在6月4日晚以成交价2.16亿元创古籍善本拍卖世界纪录的“过云楼藏古籍善本”进行收购。(6月13日《扬子晚报》)

  面对北京大学的横刀夺爱之举,江苏省有关方面也不甘示弱,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名义紧急致函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力争该批藏书顺利回归江苏。虽然这批珍贵的过云楼藏书最终花落谁家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双方的争抢,却让文化界人士和网友感到宽慰,纷纷感叹:这样的争抢,真的可以有!

  这批过云楼藏书拍卖的“天价”,远远不能概括这批藏书的全部价值,除了藏书本身的文物价值之外,其史料价值、文化价值、研究价值,远非金钱所能衡量。这也就意味着,“抢书”的背后,实际上是在抢文化、抢历史。不管这批图书最终被谁抢到,都足以说明双方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同和重视。

  由北大和江苏省的“抢书”,让人想起最近几年的另外一种“抢”,那就是抢名人故里、抢名人墓地、抢名人出生地,乃至于连神话传说里的人物都要抢。从李白到曹操,从赵子龙到大乔小乔,都被抢了个遍,甚至连上不了台面的西门庆和潘金莲,都成了地方政府争抢的对象。为了争抢成功,甚至不惜混淆历史,虚构证据。但是这和北京大学与江苏省之间抢藏书完全不是一回事。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眼里,看中的不是这些历史名人身上的文化价值、人文价值,而是其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一旦争抢到手,就大兴土木,投入巨资建造出一大堆亭台楼阁,然后开始卖票收钱。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过是拿文化当幌子,醉翁之意还在真金白银上面。

  过云楼藏书虽然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但不管是北京大学还是江苏省,看重的显然都不是其经济价值,更不可能利用这批图书来搞旅游、赚大钱。否则,拥有另外四分之三“过云楼”藏书的南京市图书馆,就不会多年保持低调,从不对外宣传自己拥有稀世藏书了。争抢藏书的双方,都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责任感和为了文化事业一掷千金的魄力,这一点,是尤为难得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