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遗产日主场城市
擂响“文化传承”之鼓
作为主场活动城市郑州,提出的口号为“相约天地之中,传承华夏文明”,在开幕式上,尤其注重向广大市民展示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形象。会场布置着意、着力表现表达“创世王都”、“发现郑州”及“天地之中”优秀文化遗产概念,全面展示郑州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化内涵。
记者印象最深的当数领导们共同擂响“文化传承”之鼓,拉开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大幕那一幕。
鼓,是八音之首,在商周时期,鼓更是王者专用的乐器,在5000年中华文明发展的里程中,鼓始终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要礼器和乐器。响鼓重锤,敲响“文明传承”之鼓,象征着文化遗产大繁荣、大发展,象征着中原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揭开新篇章。
“全民节日”
在河南艺术中心,来自河南各地的文化遗产展示队伍为观众献上了精彩演出,包括苌家拳、太乙拳、秧歌、盘鼓、舞龙等。9个大老爷们儿浓妆艳抹,每个人头顶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他们踩着鼓点,不停地变换着队形,精彩的登封闹阁表演赢得了市民的喝彩。
为了让遗产日成为“全民节日”,全省106家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举办百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等活动。文化遗产的节日里,观众触摸华夏历史,感受厚重河南,拉近情感距离,让这种历史文化上的血脉联系化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巨大动能。
记者缺席?
媒体记者区,只有礼仪小姐一人。记者缺席?不,我、我们,都在工作着。跑新闻,跑着,不能站着。不仅跑,有时还要挤着。“抢”新闻,在这样的众多媒体参与的大型活动中表现尤其突出。有时,还会被同样忠于职守的安保人员喝止乃至于“动手”推开。开幕式上专注于工作的记者小白,就“遭遇”了这样的“待遇”。按捺下心中的委屈,小白依然全身心参与活动,记者看到,为拍到好片子又不影响后面的观众,小白和多位同行半个小时蹲伏在一个仪式的主席台前。
连续两天连赶十余项大型庆祝活动。早七点动身,子夜方回到住处,还要连夜赶稿。
6月9日,郑州,摄氏38度。骄阳当头照。的确辛苦了,倾情倾力参与活动的记者。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的精彩,有记者们的一份汗水。
万人武术表演
少林塔沟武校的万人武术表演,音乐鼓舞人,表演者的呐喊撼动人,整齐矫健的动作,令人叹为观止。阵势气势,宏大惊人。表演者流汗,观者想流泪。
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华武术,使人领略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感人。(中国文物报 张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