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假伴侣” 原是真夫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丰俊英(右)和弟弟、表妹的划船照。丰志民供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蔡以忱的画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蔡以忱与丰俊英做地下工作的皮箱(现存武汉革命博物馆),蔡以忱嫡孙蔡亚生瞻仰。

本是一对革命情侣,80多年来却一直不为家人所知。日前,电影《忠诚与背叛》中人物原型蔡以忱烈士后人和丰俊英烈士后人,拿着当年毛泽东为两位烈士签发的革命烈士证书,由作家裴高才引见,得在以武汉市档案馆“认亲”。一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革命者爱情传奇首次向社会公开。

蔡以忱1899年生于黄陂,1923年由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共,并被董老称为“农运领袖”,为中共监察制度的创建者与秋收起义领导者之一,曾是中共“五大”代表,首任中央监察委员。在今天的武昌都府堤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里,陈列着这位革命者的事迹和雕像。1921年,时为中华大学教授的蔡以忱主编《武汉星期评论》、襄办读书会并到“女师”演讲,与进步学生丰俊英相识。1926年,丰俊英从武昌中央两湖学校毕业后,由蔡以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俩常常假扮夫妻从事地下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两人被党组织派遣赴湖南组织石门暴动。1928年3月,在震惊湘南的“石门惨案”中,24岁的丰俊英不幸被捕牺牲,成为17位烈士中唯一女性。4个月后,蔡以忱也在湖南被叛徒出卖,在澧县英勇就义。1952年、1957年,毛泽东先后为丰俊英、蔡以忱两位烈士的家人签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光荣纪念证”和““革命牺牲军人光荣纪念证”。

由于烈士生前常以化名投身革命而英年早逝,其后裔并不知道他们的革命伴侣关系,两家后人也并无来往。在1921年编纂的《蔡氏宗谱》中只记载了蔡以忱的发妻吴金梅,没有丰俊英的名字。但作家裴高才撰写《蔡以忱传》时,通过海峡两岸及前苏联的原始档案查证发现,两位烈士在牺牲前已由假扮夫妻发展成为革命伴侣,并已在党内公开了夫妻身份。他将这一发现写进了他的新著中。丰俊英侄孙女丰晓菲在网上看到《蔡以忱传》,及时将这一消息告诉家人。在裴高才先生的引见下,丰俊英的侄儿丰志民夫妇得以和蔡以忱嫡孙蔡亚生、蔡小兵先生在市档案馆相认。

“80多年来,家里人一直以为姑姑没有嫁人。大家都没想到,我们还有一位姑父。”拿着姑姑的烈士证书“认亲”的丰志民非常激动,他说,15年前,他们一家三口曾赴石门县寻找姑姑的遗迹,一无所获,连姑姑的坟也没找到。他们在《石门文史》第一辑记录“石门惨案”史料中,找到了姑姑的名字。

两家后人表示,将把烈士证捐出,让两位有情人穿越历史,在档案馆“团聚”。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