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红色旅游 火了老区


1933年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人民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扩大红军和武装斗争等方面的光荣业绩,拨款兴建光荣亭,亭内陈列着中央苏区授予的第一模范区奖旗。后来,光荣亭在白色恐怖中毁于一旦。1955年,福建省委拨专款重建光荣亭,1956年毛泽东亲笔题写了亭名。光荣亭成为伟人一生题写的两个亭名之一。

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明清两代的汀州府试院,土木结构,坐北向南,由门房、宽大的庭院、庭院两侧的平房和正中厅堂等组成,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并在此办公。这里现为长汀革命历史陈列馆,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为游客参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0年至1933年间,毛泽东曾三次踏上才溪这块红土地开展调查指导工作,写下了光辉著作《才溪乡调查》。这部闪烁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知灼见的著作,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首流传至今的歌谣这样唱道:“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提灯笼访贫农。”正是由于苏区干部扎实为民的工作作风,使众多才溪人民义无反顾踏上革命的道路。




近年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革命老区,当地百姓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建设,大力开发红色旅游商品和服务,有效扩大了就业,增加了收入,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据全国红色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未来5年,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将突破8亿人次,累计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间接就业200万人。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一些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市积极拓展红色旅游市场,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红色旅游不仅成为凝聚民心、寓教于乐的教育工程,更成了造福一方百姓的富民工程。
举世瞩目的“红土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1929年初开始,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3次由赣入闽,播撒革命火种,摧毁反动统治,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成了举世瞩目的“红土地”。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一方面组织古田会议纪念馆陈列展览改版、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等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古田会议相关资料,挖掘和充实古田会议精神,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资源。此外,注重“红绿”搭配,把红色旅游与五龙村的乡村旅游、虎园的生态旅游、土楼的客家旅游等有机结合,形成集教育、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
与龙岩相似,革命圣地井冈山也是依托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加快红色旅游发展步伐,使红色旅游成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井冈山以农家餐饮、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当地有综合性农家休闲娱乐及餐饮店200余家,直接解决就业1400余人。
“红色景区”看点多
河道蜿蜒,黄金稻浪此起彼伏,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在离龙岩市140公里的长汀,每天有10余部旅游专线车直达。当年,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省总工会等一大批省级机关均设在长汀,使其成为福建苏区首府,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上杭的红色旅游以古田会议会址为核心,包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临江楼以及司令部政治部旧址等。2010年古田会议会址景区接待游客量首次突破百万,达103.6万人次。据了解,当地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现有革命旧址100余处,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0个,闽西籍将军专题馆(室)20多个。
如今,全国各地的红色景区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延安已经成为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资源富集区。
红色之路越走越宽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上杭县才溪镇的生态旅游发展得有声有色,开发了生态果园采摘及观光旅游项目,形成了春夏桃李芬芳、秋冬橙桔飘香的生态美景,为游客创造了一个回归自然的旅游环境。
近年来,上杭县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带动景区建设,美化景区环境,改善村容镇貌。投入近3000万元扩建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新馆;把红色影视展播馆和才溪革命烈士纪念碑公园修葺一新;对才溪大道镇区段的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整改,提升镇区整体旅游形象。2012年1至5月,上杭县红色旅游接待游客76.79万人次,同比增长13.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48.71%。
在延安,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旅游发展得有声有色。2006年以来,延安市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平均每年分别以20.5%、28.5%的速度递增,成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