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榫卯结构巧夺天工

因为热爱,一时兴起做事情并不罕见,像王超这样,几十年不计工本地默默做一样事,就已经把职业做成了艺术。
王超的父亲王瀛洲1906年出生,做古琴,也做红木家具,曾在苏州、杭州、南京开过店。王超自小耳濡目染,放学回来,总是先跟着父亲干活,再做作业。王超14岁那年,父亲得了肩周炎,从那时候到现在,王超就接过了家里的行业,直到现在。
王超对于木工的这份热爱,像一坛老酒,越陈越热烈,现在已经浓得化不开。“年轻的时候还因为喜欢热闹,去过工厂干别的活,后来因为喜欢,还是回归了这份祖业。”
王超曾经跟随父亲,收购了老家具老部件,拿回来推敲研究。旁人眼中常觉得这对父子奇怪。做工精致的家具不用钉子,更不用胶,全是榫卯结构的。王超拆了那些榫卯结构,密合的地方一丝灰尘也没有,跟用水洗过一样。“尤其是红木,它脾气很乖张,也没有弹性,钉不进钉子,拧不进螺丝,古代全靠准确的画线和精良的配合,分毫也不能差,松了没法密合,紧了敲不进。”那些巧夺天工的古代木家具作品总是让王超赞叹不已。
现在的家具多半密合靠胶水、雕花靠电脑,甚至用药水把木头热胀冷缩的属性抹杀了,王超对这种追逐数量和利益的做法是痛心疾首的。“木头是活的东西,它们有自己的脾气。”王超把一件家具看做一个有灵性的人,现代的许多家具常常没有灵性,很呆板,主人与它们没法交流:“就像看到一个犯嫌的人,相看两厌。”
成品当中,一张书橱耗费了王超许多心血。从选料到设计到搭配,每一个细节都很周密。“这个书橱,每一个零件都是可以拆卸的,连接处用的全是榫卯结构,不用胶水。”
王超的考究在这个书橱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举一例:书橱的外框是红木,门上的花纹用黄杨木,但抽屉用料则不同,用的是樟木,一是因为樟木芳香避虫,二是因为樟木轻巧,黄梅天端着抽屉出门晒书,即便是小孩子不小心把抽屉打翻到地上,也不会砸伤脚丫。
因为考究,王超的作品总是慢工打磨出来的。作坊规模不大,工人不多,但全是王超精挑细选来的,一小块雕花板,能花上十天的时间;一个折叠屏风,五个人开了一个月的工,也才完成了五分之一;一张黄杨木雕花椅子,四个工人耗时半年才完成。“那些树木长了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成材。”王超说,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木材。
“红木家具,分京做、广做、苏做,苏做最精细,选料讲究,设计讲究,制作也讲究。”王超想要恢复苏做的传统,见不得家具厂为了赶工,一周甚至几天就批量生产出一模一样的椅子凳子。他说古代的家具之所以精妙,因为常有文人参与设计。第一流的家具则是把工人请到家里按自己的要求定制:比方说一户人家的女儿生下来,就把木材买回来,等到女儿要出嫁,就自己画完图纸,请工匠们回来制作。这些木材为了成为精致家具,一等就是十几年,这才是标准的慢活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