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好收藏“要”来景区门票600张

为了尽可能多地收集景点门票,在与人交换、向人购买的同时,牟几千还创造了独特的收集方式——写信“要”票

牟几千已向近百个景点管理方写了200多封信,“要”来的景点门票累计已达600多张

10年来,家住锦江区华兴街社区的牟几千足不出户就能“赏遍”全国美景,这还得归功于他收藏的6000多张景点门票。这些靠自己向景区写信得来的门票和自己出游保存的门票已经成为他的宝贝。每天,他都会躺在藤椅上,动动手指翻看整理成册的景点门票,享受“出游”的好心情。

创意

写200多封信“要”来600张门票

10年前,牟几千就开始喜欢上收藏景点门票。当时已年逾7旬的他,为了尽可能多地收集景点门票,在与人交换、向人购买的同时,还创造了独特的收集方式——写信“要”票。

“最初,我写信给亲友要票,后来,我尝试着写信给景点管理方,希望他们能送票给我。”牟几千至今记得,为得到一套湘江战役纪念馆的门票,他曾写了20多封信给纪念馆管理方,“在每封信里,我都写明了要门票的目的是用于收藏,并注明了我的姓名、职业、地址和电话。”终于,在几个月后,牟几千收到了纪念馆管理方寄来的门票,“我高兴得不得了,在收到门票的当天,就写了一封回信感谢他们。”

至今,牟几千已向近百个景点管理方写了200多封信,而他“要”来的景点门票已有600多张。“几乎都是红色景点的门票,有的纪念馆由馆长亲自回信给我,有的景点还寄给我多套不同版本的门票。”对此,牟几千很感动,“只要有耐心、决心和信心,别人就能感受到我对收藏门票的热情。”

分享

牛人办起门票展吸引数百人参观

随着收集的景点门票渐多,牟几千把门票按类别整理成册,每个类别的门票又根据景点分别塑封,独立成册,并在门票下对景点进行了简介。“没事儿时我就拿出来翻翻,就像去景区游览了一遍。”牟几千说。

而为了让更多人分享他的收藏,牟几千还举办了3次景点门票展览会,领着参观者一起“赏”美景。“大概有几百个人来看过展览。”牟几千说,尤其是举办的红色景点门票展,吸引了许多80后、90后年轻人,“我给他们讲了门票上景点的故事,还讲了我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斗的亲身经历,这些娃娃都说很受教育。”

“牟爷爷的门票展我都去看过,通过一张小小的门票就能欣赏风景,还能听牟爷爷讲故事,很巴适。”80后小伙小吴是牟几千的“粉丝”,他说,他本来想把自己收集的门票送给牟几千,“不过,我有的门票,牟爷爷早就有了。”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