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峰王鉴为双个展亮相绥风艺术馆

  2012年6月9日“虚实之间---安海峰个人作品展”“你即将涉足之地----王鉴为个人作品展”在北京绥风艺术馆开幕,展览由北京绥风艺术馆主办,北京万事典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展出著名青年艺术家安海峰绘画作品20件,王鉴为绘画作品34件。

  安海峰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大气磅礴的神秘。他擅于营造一种荒远的意境,有如鸿蒙时期的气象,画面中没有人类的痕迹,只有自然界的天地悠远。在他的作品里,画面的肌理伴随着心绪的走动而生,被画家控制在自己试图表达的范围内,并由此产生了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可以看出,这种绘画语言的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而安海峰试图进行的对传统语言的当代性改造,则是目前很多艺术家正在进行的尝试。此外,从安海峰的作品名字中还可以看出画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那些取自卦象的名字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同时也印证了画家对某种精神气质的追求。虚与实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画家所追求的意境,如何在作品中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安海峰创作中所努力达到的临界点。而在这虚实之间,生出了天地苍茫,生出了浩瀚宇宙,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紧张、各种压力层出不穷的今天,画家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喘息和自由想象的空间。

  在王鉴为的作品中,那空洞的世界散发出的“空城计”般的恐怖与幽微,并没有被门后透出的些许的温暖微光平衡,反而由于大敞四开的多重门洞加强了——门内的空间似乎存有密道彼此贯通,形成一个繁复冗杂、光怪陆离、出路莫辨、令人悚然的迷宫——一旦选择踏入某个门洞,便会被迷宫吞噬,注定只能无望而徒劳地寻觅出口。

  王鉴为的油画作品主题是关于空间、时间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虽然中国传统绘画中一般利用散点透视来表示时间的绵延,他却借鉴了其中另外一个不太受人注意的方法——人与事件的不在场:在他的画面里,除了空间、线条和光影等最基本的存在之外,其他都在时间的框架中变得稀薄乃至消失,这暗示了微不足道的人物、物质与事件的真实性令人怀疑,也反衬了时空笃定的永垂不朽。

  在这个时期,我们无从窥视由于门洞角度而无法深究的门内世界,只能凭空猜测那是一个画家独享的孤独舒适的世外桃源,以供他远离喧嚣,隐遁于世。这样说来,他的绘画也像是为了接近这些光源而生。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于2012年6月17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