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要多看少买

  本报讯(杨晓滨 记者吴利红)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兴起了文化产品艺术品收藏热,我省也有一些人加入进来,但由于收藏者对艺术品缺少收藏认识,盲目追求获利,导致一些收藏者受到欺骗,经济上蒙受损失。

  据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局有关人士介绍,哈尔滨的一些收藏爱好者将藏品拿到质检部门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一些物品成色低、切割工艺粗陋、净度差,与期望相差甚远,致使收藏者蒙受经济损失。

  有业内人士说,目前,国内收藏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还比较多。前不久,一个邳州玉器制造商称,所谓的汉代玉凳竟是其2010年组装而成;消费者从拍卖行买来一支“清代翡翠镯”,经鉴定为经强酸浸泡、人工上色的赝品,买家执意索赔,却遭拍卖行的敷衍,理由是拍卖规则上写明“本公司对拍卖品的真伪及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竞买人及其代理人应亲自审看拍卖品原物,对自己竞投某拍卖品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针对如此状况,黑龙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除了需要一定的经济头脑、投资眼光,艺术收藏缺乏鉴定和拍卖诚信度的当下,还需要更多的艺术涵养。“多看少买”,把鉴赏、收藏当作爱好,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眼力,才能更好地免于上当受骗。(来源:黑龙江日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