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藏家不再大手笔砸钱

  东南网-海峡导报6月8日讯(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去年还火得不行的收藏市场,今年终于出现了降温的迹象,各家拍卖行不仅成交额骤降,就连齐白石、张大千这样的名家作品也频频传出流拍声。导报记者昨日走访业内人士获悉,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门的拍卖行和收藏人士也纷纷调整方向,将目光盯上了本土区域性书画家。

  今年春拍频传流拍声

  5月份,全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春拍旺季,但成交额却趋冷。

  以嘉德为例,2011年春拍成交53亿元,2011年秋拍成交39亿元,相比之下,今天的春拍总成交额只有20.6亿元。就连历来备受追捧的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画作也纷纷遇冷,多件高价位拍品不是以底价成交,就是流拍。

  全国如此,厦门依然,一些厦门中小拍卖行的成交额也不尽理想。

  “今年初的拍卖会,我们也设立了中国书画专场,但成交率仅有30%至40%,竞拍者寥寥,不少作品流拍。”厦门伯瀚拍卖负责人无奈地说,现在是看热闹的多,大客户少,竞相加价的更少,不少作品最后是以底价成交的。

  拍卖行改盯本土名家

  由于名家画作遇冷,厦门不少中小型拍卖行开始谋求转型,主打本土区域性书画家。

  导报记者从厦门伯瀚拍卖、厦门谷云轩拍卖等拍卖行了解到,从去年秋拍到今年春拍,闽籍书画专场的成交率均在80%至90%,成交价也相当不错。于是,拍卖行纷纷转向以地方名家的拍品为主导。

  厦门伯瀚拍卖就是其中之一,为了预热本月底春拍,该拍卖行将从明天起在厦门伯瀚画廊展出 “建国后福建十位代表性书画家遗作展”,共展出44件作品。十位画家包括福州的郑乃 、陈子奋、潘主兰、宋省予,莆田的李耕,泉州的李硕卿,厦门的杨夏林、张晓寒、虞愚,漳州的黄稷堂,他们代表了建国后福建省内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书法、篆刻等领域的最高水平,也是眼下拍卖市场风头正劲的热门拍品。

  据悉,上述“遗作展”明日开展至6月17日结束,免费向公众开放。

  厦门藏家也变“小气”了

  不仅本土拍卖行谋求转型,厦门不少藏家纷纷调整收藏方向。

  “他们不再砸大价钱买一幅作品,而是将钱分散投资,买一些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字画。”一位拍卖行人士透露,以往,厦门一些藏家热衷买齐白石这样名家的作品,但随着顶级艺术品市场的低迷,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区域性名家作品。

  “今年,厦门一藏家就砸了几百万元,从拍卖会上拍了一批地方名家的字画,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上述人士表示,这些区域性书画家作品目前的价位还不算高,未来有升值空间。不仅适合藏家收藏,也适合普通市民投资收藏。

  作者:崔晓旭 吴晓平 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