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红遍》2.93亿成交引热议
6月3日晚,保利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大抵是今年艺术品春拍开锣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场次,拍卖史上估价最高的单品——估价2.8亿元的李可染《万山红遍》,不负众望以2.93亿元成交,刷新艺术家本人作品过往的拍卖纪录,亦创下今年艺术品春拍最高纪录。不过与《万山红遍》同场竞技的李可染另一件重磅拍品《井冈山》,却以1.28亿元流标,未能迈过1.3亿元的底价。
在行家看来,《万山红遍》与《井冈山》同为李可染代表作,论技法甚至后者比前者更胜一筹,然而前者因使用了朱砂,便凭着一抹夺目的红在今年艺术品行情并不乐观的情形下突出重围,后者则只好成了“悲情英雄”。
1962年至1964年间,李可染曾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过7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此次上拍的《万山红遍》是7幅作品中尺寸最大、最为精彩的,画上题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可染。”该作品原流于海外,不过有着可靠的流传记录,比如曾刊登于香港《名家翰墨》第26期第47页,曾展出于2000年11月宝岛台湾举办的李可染画展,2007年还曾在香港佳士得举行的“中国近代画拍卖会”上以3504万港元的高价拍出,刷新当时李可染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无疑,这件作品算得上李家山水发展过程中的一方界碑。1962年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微博)内府朱砂,便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并创作“万山红遍”题材。只见《万山红遍》主调即是红,画面中朱砂和墨色交相辉映出一派金秋景色,层林尽染的群山顶天立地,错落其间的飞瀑、白墙、云气则像被挤出的留白,因周遭浓郁色彩的映衬,愈发显得明亮夺目、摄人心魄。至于所画景致,据说既非岳麓山,也非橘子洲头,但似乎比实景描写意境更高、更富于感染力,可以理解为艺术家澎湃激情的宣泄。
相比《万山红遍》的厚重、热烈,以翠绿为主调的《井冈山》显然要苍茫、含蓄得多。人们所知李可染以井冈山为题材的作品有十几幅。此次上拍的《井冈山》创作于1976年,属于李可染晚年的巨制,这个时期艺术家的积墨画法运用得更加贴切、自然、生动,画面的墨色在层次上也更丰富、微妙。
两件李可染重磅作品在拍场上遭遇冰火两重天一时激起看客们的热议。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指出:“李可染绿多红少,稀罕价高。”艺术家肖谷也如是评价《万山红遍》的高价:“那个乾隆年的朱砂之刻骨的红,是成功的关键,这种红在中国人的心中是神圣的,是中国人的精神象征。”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闻松更是直言:“(《万山红遍》)靠着表面的装饰红能拍到这么高的价格,绝对是发烧了,成为反讽的例证。这除印证投资人的无知外,还说明了国内以投资代收藏的急功近利。没有对艺术的领悟和超前的收藏理念,只剩下资本的追高,对功利的投资人和无人赏识的真正优秀艺术来说均是一种悲哀。泡沫就是这样产生的。”甚至有人嘀咕:“用了朱砂又怎么样?买画又不是买材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