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历《少陵诗意图》1050万落槌
新浪收藏讯 6月4日,北京匡时2012春拍中国书画夜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举槌。吴历《少陵诗意图》从650万起拍,最终以1050万的价格落槌,此件拍品之前估价为RMB 8,000,000-10,000,000,尺寸是:27×142cm 。
作品说明
却过清渭影 高起洞庭群
——吴历《少陵诗意图》赏析
吴历以山水画闻名于清代画坛,其早年作品似王鉴,不多见;中年着重吸取王蒙﹑吴镇之长,用笔细润沉着,善用重墨、积墨;50岁至70岁期间创作甚少;70岁以后作品渐多,水墨渲染和干笔枯墨并用,反复皴染,沉郁苍秀,最具特色。渔山的绘画,远师董巨、米芾、赵大年、元四家,近师董其昌、王时敏及王鉴,继承南宗绘画的传统,而又能拟古入新,自成风格。
这幅画近处是以北宋山石来构制,坡石上面杂树随风摇曳,但整个构图又是南宋以来的一角、半边的特点,故而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特别的冲击力、延伸感,让人从画面中极目远游。附近是一处草庐,里面有闲鹤在啄食,也是一种无忧。远处则是水墨染成的沙渚,空中飞着野雁,一股萧散弥漫画面。款署乙卯清和,即康熙十四年(1675)。这一年吴历由比利时传教士鲁日满引入天主教,并协助传教,教名西满·沙勿略。至于吴历为什么要会入天主教,还要从吴历的家世以及经历说起。
吴历祖上为明代世家,名士辈出。年轻时曾从陈瑚、钱谦益、王时敏、陈岷学习诗文书画和弹琴,对吴历以后影响很大。吴历曾经出去壮游,尤其是从北京回来之后,是吴历人生经历的一个转折。在此之前,吴历的寻师访友,活动范围仅在长江下游两岸一带,曾至太仓、游吴兴、经无锡至长洲、客毗陵、过扬州。
康熙九年的四月吴历与许之渐一起北上游燕蓟,直至康熙十二年才回到家。许之渐是御史,因汤若望案连累削籍,后事情大白而复职,吴历跟他北上的这一次,是他正好被重新启用。而且,这时候正好王翚也在北京,而且名声大振,吴历因此得到诸多赏识与提携。陈垣着《吴渔山先生年谱》,考证吴历在北京结交了众多名士,有宋琬、施闰章、曹尔堪、沉荃、王士禄、王士禛、程可则、陈敬、汪懋麟等人,彼此均有诗画互相赠送,吴历甚至还去了梁清标家里观赏了王蒙的《静深秋晓图》。但即使面对这么好的条件,吴历最后还是选择回南方。这幅画就是作于吴历归来之后,是吴历人生转变期的重要作品,而且是美国著名收藏家王季迁的旧藏。
在绘画史和王鉴同师于王时敏﹑王鉴,在两人家中广泛临摹宋元名家作品,尤其对于元人吴镇﹑王蒙两人用力最深。吴历能对前人传统加以融合﹑变化,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既有北方山水刚劲雄伟的气魄,又有南方水乡澹雅浑朴的情调。张庚《国朝画征录》中引用王原祁评价吴历的话:“麓台论画,每右渔山而左石谷,尝语弟子温仪曰,迩时画手,惟吴渔山而已,其余鹿鹿,不足数也。”
备注:王季迁旧藏。
王季迁(1906-2002),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王迁、己千等。苏州人,东吴大学毕业,善山水,从顾西津,吴湖帆游,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海内大家。其收藏之富,为华人魁首,在海内外皆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