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杭州创作记:火药和笔墨
余良峰(浙江美术馆)
据考证,火药是唐以前的炼丹家在“火法炼丹”的过程中偶然发明的。谁都知道,人类结束“冷兵器”时代后,火药的发展、衍变和应用所产生的巨大功效。正是因为火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影响力,我们才把它称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毛笔和墨也是中国发明的,它具有中国文化的象征,但在世界范畴内的影响力日渐式微,特别是由笔墨创造的中国传统书画在西方社会文化形态中,没有根本性的地位特征。
蔡国强的火药画创作形式有其独特性,他利用火药爆炸灼烧留下的痕迹作为视觉呈现手段,但根本上追求的还是传统的笔墨效果。近些年来,蔡国强在北京及世界各地频频有“大动作”,这次在西湖现场写生确实又“风光无限”,当代艺术家是不是要以他为参照模式?在蔡国强带来的“甚嚣尘上”和中国传统艺术蕴含的“宁静致远”之间,我们是不是还要考量一下其中的轻重得失呢?
很难给文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要有一个群体长期创造形式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积淀。蔡国强只是一个个案,火药是他的创作工具,大多数人却不可能使用。即使能用,也已落了先招,不好意思用了。我们不反对当代艺术在创作材料和媒介上的拓展和创新,但如果一味地在这个上面追求新奇,难不成还要把“枪支弹药”、“管制刀具”都用上?
文化具有公众性,但蔡国强的艺术显然不具备普及的效应,之所以会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公众需要心理猎奇和新鲜感受。公众很难搞清,为什么杭州严禁放烟花,西湖边却可以硝烟弥漫?很多人刚刚搞清楚什么是PM2.5,现在突然还得重新捋清思路。蔡国强的艺术活动往往选择当地的地标,这次他到杭州当然要围绕西湖大做文章。相信每个艺术家都想这么做。这时更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和导向,谁也不希望蔡国强在西湖边的这把火反过来助燃当下在艺术界已经呈现的浮夸躁动和急功近利。西湖三月,“绝胜烟柳满皇都”,“皇都”是杭州的历史底蕴,西湖“烟柳”不是火药爆炸出来的,而是自然造化和文化内涵的绝妙组合。
中国文化有其特有的美学理念,书画艺术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媒体大篇幅报道中,关于蔡国强的作品只是寥寥数言,且大多是对画面效果的描述。蔡国强做的是当代艺术,他的火药画不是讲究线条、构图、布局、色彩,对一般的画家没有实际的参考意义。很多人都说蔡国强是当代艺术的“鬼才”、“奇才”,他的作品就是包括了他的创作过程,他的创作过程就是包含了太多的现代艺术传播方式。现代的书画家绝不能照搬他的经验和做法,如果一味想“出奇制胜”,可能成功,可能会走火入魔。当代的艺术家在注重和开拓形式感及传播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老老实实做好笔墨功夫;任何一种当代艺术形式都会没落,艺术家传世的是他的作品。蔡国强通过一系列的制作,他可能还会“炸”出《富春山居图》,我们大多数人仍然会抱着赏玩的心态来观摩,但内心最崇敬和期待的绝不是蔡国强的《富春山居图》。更何况,如果有人建议蔡国强用火药炸出《清明上河图》或是《姑苏繁华图》,就不知道他会不会允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