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邮票成春拍热门拍品

  今年春拍又曝亮点。在5月21日“中国嘉德(微博)2012春季拍卖会”“邮品”专场中,一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俗称“大一片红”)的邮票,经过20余轮激烈竞价,最终以730.25万元价格成交,创出中国单枚邮票拍卖新纪录。

  730.25万成交

  “大一片红”成最贵邮票

  在当日“邮品”专场拍卖中,“大一片红”一亮相便引发全场沸腾。当拍卖师报出420万元起拍价后,即有数位买家回应,价格不断飙升,最终由一位场内买家以730.25万元竞得。

  1968年9月,为“纪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邮电部发行了新中国邮票史上知名度极高的三枚珍邮,即俗称的“全面胜利”、“大一片红”和“小一片红”。此三版“文革”系列邮票存世数量极少,不过数百枚,均成为新中国邮票中的著名珍邮,并名列世界珍邮之列。其中“大一片红”面值8分,票幅为60毫米×40毫米,存世仅见8枚,其中新票5枚,旧票3枚。

  历史上“大一片红”露面的机会并不多。1987年香港旭力集邮有限公司曾拍卖1枚“大一片红”旧票,底价为8万元港币,是当时“小一片红”邮票的10倍,至今再未有此种票在拍卖市场上露面。在2009年10月香港拍卖会上,一枚“大一片红”邮票以368万港元的高价成交,轰动了整个集邮界,创造了当年新中国单枚邮票的拍卖纪录。

  中国嘉德邮品钱币部总经理郭学广表示,此枚“大一片红”为新票,颜色鲜艳,品相完美,为其中品相最好的一枚,实属罕见。“它的稀缺性、知名度、关注度都极高,创出纪录实至名归、物有所值。”

  投资回报率大

  昔日“非主流”如今受青睐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趋于平淡的背景下,今年年初,一场邮票投资热潮悄然兴起。年初发行的龙大版和龙小版邮票,自面世以来价格一路狂飙,短时间内即翻倍,从最初的200元、45元涨到400元和100元左右。

  这股“邮票热”也延续到今年春拍,记者从几家主流拍卖公司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主流的书画、瓷器等门类拍品数量都有所控制,大项目不多,而曾经属于“非主流”的邮票却备受青睐。精品相当有限,艺术市场面临行情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拍卖公司也更趋于理性和谨慎,不再从估价的高低、数量多少等方面衡量市场,而是更加注重拍品的潜力挖掘。中国嘉德相关人士介绍,在拍出“大一片红”同一专场中,1953年的蓝军邮、紫军邮、黄军邮无齿样票各一枚,也以172.5万元高价成交。另外“新中国实寄封类”,特别是首日实寄封基本在估价上限2-3倍成交。

  更具升值潜力

  小类藏品或将持续走红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去年成交额,今年各家拍卖公司春季拍卖成交额均有所下降。日前收官的北京华辰、北京传是、中国嘉德拍卖,成交额分别为2.57亿和3.76亿元、21.41亿元。北京市拍卖行业协会高级顾问李庚分析称,“今年春拍成交额总体可能比去年下降10%”。

  “中国的拍卖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飞涨,这两年有了一个回调、喘息的机会了。”李庚表示,今年的春拍总体成交额有所下降,与以前的盲目追捧相比,今年春拍,大家普遍保持一个观望的态度,收藏投资者已开始更加注重拍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了,对拍品的欣赏品位及甄选水平也在日益提高。

  “‘大一片红’之所以拍出这么高的价格并非偶然。”李庚分析称,作为世界罕见的珍邮之一,“大一片红”所包涵的历史、文化价值巨大。过去并没有把它的价值完全挖掘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价值的回归。“文革”艺术品夸张、富有想像力,再加上人们对过去的怀念,投资市场上收藏者的追捧、推高,一路走高不难理解。

  “不光是邮票,钱币、贵金属等小类藏品也将崭露头角。” 李庚分析称,未来藏家将更注重从艺术史、社会文化等多角度深入发掘拍品价值,而这些藏品,一方面可以保真;另一方面也更具升值潜力,未来市场还将持续走高。

  商报记者 车兰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