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多样 积极宣传

  早在第30届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博物馆就积极策划围绕“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这一主题,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动。作为文化遗产殿堂的博物馆,不仅是培育民族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高雅场所,还要在不断变革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融入生活。

  首先以牡丹为主题,推出的“寻芳——寻找洛阳博物馆陈展文物中的牡丹元素”活动,让观众在展厅1万余件陈展文物中寻找带有牡丹纹饰的文物,以准确找出带有牡丹元素文物的数量为标准进行兑奖。同时举办了“我心目中的镇馆之宝”评选活动,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喜爱的“镇馆之宝”。活动结束,最终评出了5件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分别是:夏代的乳钉纹铜爵、东汉的石辟邪、曹魏的白玉杯、唐代的三彩黑釉马、清代的金丝楠木塔。

  该馆还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进军营、进厂矿、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宣讲活动,把博物馆搬到他们身边,使更多的人了解洛阳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洛阳博物馆还与洛阳师范学院历史人文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系、河南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71117部队、洛阳市西工区实验小学、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小记者俱乐部7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在推动文博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使博物馆文化更加深入基层、拉近距离、贴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事业,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在新馆开放一周年之际,洛阳博物馆正式启动了讲解志愿者服务计划,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在职人员、有老师、学者、还有未出校门的学生,这些志愿者热心好学、谦虚谨慎的态度,令人感动,经过培训、实践和考核,第一期志愿者今天正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重要一员,与此同时,洛阳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中心也“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成立。

  通过开展博物馆日的系列活动,引起大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实现了博物馆与公众的相互认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观众身临其境,参与进来,互动其中,努力将洛阳博物馆打造成为大众文物鉴赏与艺术、休闲、娱乐、教育的文明殿堂,为建设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挥积极作用。(洛阳博物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