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台北工场迁移四载后再回家门

  新华网台北5月16日电 台北著名文物古迹台北工场于2007年配合捷运(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临时挪移。4年多后,台北市市长郝龙斌16日主持仪式,与市民共同见证这一百年历史建筑再回“家门”。

  当日,郝龙斌等人士共同按钮,启动这座建筑最后10米的定址工程。台北工场于2007年因躲避捷运建设向原址东南方向挪移了30米。在捷运工程完工后,这一历史建筑将向西北方向回挪25.5米。

  建于1909年的台北工场是清代“机器局”旧址,日据时期承担台湾纵贯铁路的车辆与铁道维修任务,是台北市唯一一处百年历史的铁路遗迹,为市定三级古迹。

  台北工场与台北捷运松山线北门车站的站体重叠4.8米,加上桃园机场捷运系统自其下方通过,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古迹建物沉陷与龟裂之虞。此外,台北工场还位于当地一条交通要道的扩建用地上。因此,为了兼顾交通建设与古迹保护,台北市政府决定在不影响古迹安全下对其进行临时挪移。

  台北工场面积约为5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原重1024吨。因为挪移工程需作结构补强,整个建筑平移时重量增至近1500吨。平移工程共使用10部6组千斤顶及34组移动装置,平移速率约每分钟1厘米。据悉,台北工场平移工程预计6月初完工。

  “异地平移”是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大陆也有不少与台北工场“同龄”的古建筑进行了成功“平移”。例如,90多年历史的济南中华老字号“宏济堂”因当地拓宽马路而“平移搬家”,100多年历史的天津西站德式楼因与规划中的天津新站冲突而向南平移135米,向东平移40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